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大势研判 > 正文

北向资金年内涌入超640亿元,机构:震荡向好仍将是市场主旋律

2023-01-13 20:24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赵子强

    1月13日,A股市场三大指高开高走。深强沪弱,A股成交额有所增长,北上资金继续净买入超13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面持续积极的背景下,震荡向好仍将是市场的主旋律。

    北向资金净买入133.36亿元

    1月13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创业板指表现相对较强。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01%报3195.31点;深证成指涨1.19%报11602.30点,创业板指涨1.41%报2493.13点,A股合计成交额7021.6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长3.07%,北向资金净买入133.36亿元,这是北向资金连续第8个交易日净买入,元旦后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640.15亿元。总体上看,A股个股涨多跌少,有2912只上涨,1938只下跌。

    对于本周A股的走势,陆生生资产管理总经理秦国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第一周普涨“开门红”之后,本周大盘继续维持上涨格局。不过市场板块轮换较快,大小盘股指数常见“跷跷板效应”,日内走势分化明显,赚钱效应相对减弱。具体到板块方面,前期涨幅较大的出行消费走弱,医药热度也继续回落;TMT、锂电、白酒成交回暖;IT服务、软件、证券、消费电子资金关注度有所提升。结合历史经验看,本轮A股的上攻大概率还没有结束,目前短期见顶后可能会走出一个“收敛三角形”,待春节假日过后,2月份回来再继续上涨。

    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本周市场是稳步上行,其中上证50和沪深300为代表的蓝筹指数表现领先。分行业来看,大金融板块,医疗板块成为资金配置的主要方向。本周美国通胀数据环比转负,缓解了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压力,加息终点也许已为时不远,这对新兴市场的流动性回归带来了机会。从港股和北上资金近段时间的情况来看,市场走在了预期的前面。目前国内的经济数据回暖还需要一些时间。如果预期在兑现过程当中出现一些反复,形成波动也在所难免。

    龙赢富泽资产总经理童第轶表示,本周市场仍然震荡向上,反弹持续,情绪面依然较为高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第一轮感染高峰已过,放开后的恐慌已过,各地复工规模及消费人气的恢复,带动市场情绪面持续回暖;另一方面是,政策面持续积极,尤其是房地产领域动作不断,比如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未来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或将低至3.5%,再比如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拟重点推进21项工作任务,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可以说,从供需两端都在发力,政策面的积极,同样在通过市场预期向情绪面传导。而后市来看,在政策面持续积极的背景下,震荡向好仍将是市场的主旋律。

    超八成申万一级行业上涨

    1月13日,行业板块呈涨多跌少格局。从31类申万一级行业看,有25类行业上涨,占比超八成,6类行业下跌。涨幅方面,食品饮料行业居首达2.77%,大单资金净买入21.28亿元,此外,建筑材料、农林牧渔、非银金融和医药生物也涨幅超2%。跌幅方面,通信行业居首,达0.38%。

    涨停股方面,今日有38只个股以涨停价报收,其中,有5只个股股价已连续上涨超过3个交易日;跌停方面,有10只个股以跌停价报收。从申万一级行业看,电力设备行业涨停股数量居首,为6只,此外,食品饮料、轻工制造、汽车、非银金融、纺织服饰、电子和传媒行业涨停股数均为3只。

    表:连续上涨3日且今日收盘涨停股一览

制表:赵子强

    从概念板块来看,东方财富361个概念板块中,236个上涨,占比65.37%。重组蛋白概念领涨,涨幅达2.59%,此外,超级品牌、券商概念、基因测序、猪肉概念、啤酒概念等5个板块涨幅超2%。下跌方面,数字哨兵领跌,跌幅达1.65%,此外,复合集流体、电子身份证、国资云概念、商汤概念等4个板块跌幅均超1%。

    对于后市的策略,夏风光表示,总体上而言,站在年度的区间来看,整个2023年行情的高点还远未到来,目前市场的总体估值不高,特别是以大金融板块,部分医药板块为代表的价值股有估值修复的动力,如果行情进入下一阶段,则成长股有可能会接棒,自主创新、新能源、半导体等都有机会。

    壁虎资本基金经理陈雯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春节前期的出现躁动行情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未来市场的展望壁虎认为经济修复领域机会值得深入发掘,特别是在泛消费、新能源、数字经济、半导体、军工等领域的机会。

    秦国文认为,可以重点留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北上资金关注的、有估值优势的蓝筹股;二是前期跌幅较大股票或许有不错的反弹空间;三是第一轮主线的形成,基本不看公司盈利能力,而是靠风险溢价修复,投资人认为进入复苏周期会给予更高估值,随后才逐步转向业绩驱动。

(编辑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