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颖
3月14日上午,A股三大指数震荡回落,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跌1.3%,报3266.73点;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61%和2.06%;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6089.6亿元;总体来看,两市个股跌多涨少。

值得关注的是,3月14日上午,香港股市开盘后再度重挫,恒生指数盘中下破20000点大关,为2016年7月以来首次。恒生科技指数低开低走,盘中跌幅迅速扩大至7%,再创该指数发布以来的新低。截至上午11:30,恒生指数跌幅达3.26%,恒生科技指数跌超8.29%。

从资金面来看,3月14日上午,北向资金净卖出金额达76.86亿元。另外,两融资金方面,截至3月11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达17073.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9.5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达16133.7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61.15亿元。从申万一级行业看,煤炭、非银金融、商贸零售、基础化工等行业均实现融资净买入。
表:3月11日申万一级行业两融交易情况:

制表:张颖
对于后市,业内普遍认为市场已经基本调整到位,有望迎来修复性行情。
中信证券认为,市场底已二次确认,A股即将迎来价值和成长的共振上行。A股近期因内外风险叠加产生了严重的情绪化宣泄,出现了三大严重背离,同时,随着三个临界点到来,市场底已二次确认,A股即将迎来价值和成长的共振上行。一方面,近期A股超调与国内政策宽松以及稳增长的基调严重背离;投资者情绪与国内稳健的经济基本面严重背离;A股当前估值水平与历史及全球可比估值水平严重背离。另一方面,预计对俄乌冲突局势的预期渐入好转的临界点;“两会”后稳增长政策进入再次发力的临界点;投资者严重的情绪化宣泄以及调减仓行为也渐入临界点。
与此同时,海通证券也表示,市场调整的时空已经显著,回调后打开上升空间。沪深300共经历5轮下跌,参考历史,这次调整时空已经显著,市场估值处于2013年以来的中低位。资金负反馈压力不大:杠杆资金比例不高,基金净赎回不明显,北上资金短期流出但中长期仍将流入。全年震荡市,过去2个多月的回调为后面行情留出了空间,关注价值,成长进攻,如光伏风电、数据中心云计算。
热点板块方面,截至周一上午收盘,医药股大幅走高。其中,新冠药物、新冠检测、体外诊断、幽门螺杆概念、维生素、基因测序、抗流感等板块纷纷走强,板块涨幅均超1%。

具体个股方面,中国医药再度涨停,走出9天7板,累计涨幅达107.39%。
消息方面,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方案》规定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二是隔离观察人员;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居民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对于医药板块的强势修复,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医药板块经过年初以来的调整,各种悲观因素逐渐消化,目前已进入中长期布局区间,后市投资前景向好。政策方面,近期发布的《“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有关表述均支持医药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总的来看,医药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编辑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