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是传统节日元宵节,但是有这样一群人,却无法与家人团聚,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向这些群众健康“守卫者”致敬!
社区疫情防控的“把关人”
2月8日晚9点半,当记者拨通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朱碧涛医生的电话,他刚刚下班。从2月7日晚上值夜班到2月8日一整天,朱碧涛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坚守了36个小时。但朱碧涛却说,这是家常便饭了。
“最长的时候,连续工作60多个小时后才离开单位。领导说我不能天天呆在这,要注意休息,今天强行让我回家了。”朱碧涛说。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负责人,朱碧涛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钉”在电脑前,盯住各社区报上来的信息。卫生服务中心跟每一个社区建立了微信群,从1月24日开始,每天陆续有社区上报发热患者信息。这些信息常常是一句话、一个图片、一段语音,朱碧涛需要迅速整理归纳筛选,全面掌握12个社区的发热居民动态,在发热门诊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筛选出符合发热门诊条件的患者,及时转诊到定点医疗机构。在他的眼里,一个个患者的文件夹,承载着救治生命的重任,资料整理得更直观,专家组就能花更少时间做出精准判断,更多生命就能得到及时拯救。

(朱碧涛在接诊患者。受访者供图)
在这个过程中,朱碧涛还会接到居民的各类咨询电话。
“现在我们收到的新增发热患者病例数量呈下降趋势,但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很多居民会反复打电话来咨询,我们的电话几乎是从早上到晚上就没停过。”朱碧涛说。
除了整理资料,朱碧涛也是社区一线的“多面手”。由于社区人员人手紧张,门诊就诊、转运病人、甚至取样,朱碧涛都参与其中。
自从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后,朱碧涛就把妻子和孩子接到了父母家,每天只能通过视频连线联系。“我每天处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面临一定的风险。我不敢见家里人,这个元宵节,也无法跟家里吃团圆饭了。”
虽然工作压力比较大,但朱碧涛和同事之间也在相互鼓励。“我们给自己设立一个美好愿望,就是打赢这场战役后,好好吃一顿,好好放松一下。”朱碧涛说。
被隔离仍坚守岗位的护士长
同一天,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I科护士长刘樱还在工作岗位上。这是她联系待在医院的第35天了。往年的今天,她本应该和家人在一起,而今年元宵刘樱将在医院里度过。
“从腊月二十八开始我们就决定都不回家了,我们没有倒下的权利,武汉人民需要我们,内心被从未有过的强烈使命感注满。”刘樱说。
刘樱说,自己原本应该和护理姐妹们并肩奋战在一线,但是由于CT肺部有点问题,她被要求隔离了,只能通过电话办公,也只能通过电话确定战友们是否安好。
“她们的安好让我信心倍增!等这疫情退却,我们定会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刘樱说。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日子里,医务人员的心都是揪着的,当科室出现确诊病例后,由于病情紧急,防护物质紧缺,但同事们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更加专注投入在紧张的工作中。
“连轴转运转很多同事都相继病倒,这样一来人力也变得紧张了。我们有过密切接触史,没有确诊、没有任何症状的同事,仍坚持照常工作就地隔离。”刘樱说。

(处在工作状态的刘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宣传部供图)
在工作日记上,刘樱这样写道:
“今年的除夕日、元宵节都注定终生难忘。同事们就是家人,我们驻守在医院相互慰藉。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也是为了让父母至亲放心,我开车回了趟家在单元门楼下,隔着车窗让他们看看我一切安好,逗留不到五分钟就匆匆回院。父母、爱人和孩子,他们眼神里流露了焦虑、忧心、心疼、期盼,让我的内心焦灼了。
重返的路上止不住的泪水狂奔。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很坚强有韧性的人,可从疫情开始的那天,泪水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不受控制的往外流。有被外派出省的同事,申请返回要和我们奋战在一起的同胞情谊,有社会各界好心人,为我们筹集物资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送达科室的关爱之情,有热心市民为我们拖来爱心蔬菜的血肉亲情,有我们的妹子们坚韧不拔、义无反顾的敬业精神,使我内心充满感动,每天被亲朋好友的各种问候填满,虽然我无暇顾及但是内心是温暖的。”
刘樱说,封闭的是城池,封不住武汉人民决胜的信念。武汉的明天会好起来,等疫情过去,我们再一起补过这个缺位的元宵节,好好团聚一下。
没有采访到的居委会主任
最后要说的,是一个尚未完成的采访,但此时我们的心依然在前线。
约采的对象叫喻志玲,是武汉开发区军山街川江池社区居委会主任。2月8日下午联系喻志玲时,她正在忙着为社区分发捐赠的蔬菜,希望晚一点再联系。

(2月8日下午,喻志玲发给本报记者社区分发蔬菜场景的照片
待晚上再联系喻主任,她在微信中告诉记者,和同事一起发完蔬菜,已经晚上6点多了,回到居委会吃了个盒饭,7点多突然接到社区居民求助电话,有居民吃东西噎到了,情况比较危急。赶到居民楼下,发现是一户重症病人家庭,本身中风行动不便,又呼吸依旧困难,打上了氧气。情急之下,自己也顾不上许多,和家属一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病人弄下楼,调动网约车送去医院。
就在晚11点半时,喻主任短信告诉我,病人已经得到安置,自己刚刚到家。不过她的心此刻依旧难安,病人送去医院,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想到家属焦急的心情,自己的心也难以放下。
”真的不太想写我,每天都是安置发热病人、忙于居民生活供给、应对突发状况,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都是拿命在博,但在严峻的疫情面前,大家都觉得义不容辞。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还我们一个春暖花开的盛世中国。”喻志玲说。
今夜,月圆人不圆,不圆为团圆。让我们为这些奋斗在一线的工作者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