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车辙
➤宝马控股华晨宝马的传闻,终于在华晨宝马成立15周年的庆典上尘埃落定。
就如外界看到的,10月11日,在华晨宝马成立15周年之际,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联合宣布,股东双方将延长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到2040年。同时,宝马集团还正式宣布,将计划以3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华晨宝马合资公司25%的股份,在交易完成后,宝马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将由现在的50%增加到75%。目前这一交易已经完成了意向协议的签署,正在等待相关部门批准以及华晨集团股东大会的同意。
这也就意味着,华晨宝马将会在随后变成宝马华晨,而现在的华晨宝马也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打破合资股比限制的企业。不得不说,宝马华晨建立的时候,必然是要载入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中国合资汽车产业的历史,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讲起。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制定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汽车产业发展路线,试图通过技术合作来迅速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水平。在这一政策的刺激下,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了快速追赶国际汽车巨头的道路。
出于保护本土汽车企业的目的,在制定合资政策的时,政策上规定了汽车合资企业中外方资本不得超过50%的红线,并且合资企业不能超过两家。
不过,这样的政策丝毫没有影响全球汽车巨头们进入中国市场的积极性。从1984年北京吉普成立到现在,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迎来了两轮发展的大潮。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先后出现了北京吉普、上海大众(现已改名为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东风神龙、广州标致等老一批的合资企业;第二次浪潮则是在千禧年之后,随着中国私人汽车消费市场的打开,东风悦达起亚、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本田等等新一批的合资汽车企业开始成长起来。这其中,就包括在2003年挂牌的华晨宝马。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汽车产业的繁荣,业界对于中国是否应该放开合资股比也开始了数轮讨论,讨论的重点自然也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议题,那就是如果合资股比放开,本土汽车产业该怎么办?
这个讨论了十余年的问号在今年年初终于有了结果。在今年4月,发改委就“制定新的外饰投资负面清单及制造业开放问题”举行了媒体见面会。在会上明确表示,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具体来讲,在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在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就在这条信息发布之后的没多久,特斯拉在中国独资的汽车企业就正式在上海挂牌。现在又有了华晨宝马吃的第一个螃蟹。市场的反应远远比专家的估计来得迅速。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华晨宝马预计将在2022年完成股权调整的工作。
毫无疑问,华晨宝马将是一个试点。而我们也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华晨宝马变成了宝马华晨之后,华晨汽车还剩下些什么?
说到华晨汽车,就不得不聊到仰融,一个在中国汽车产业中堪称枭雄一样的人物。
1992年,在仰融的操作下,华晨中国汽车在美国纽约成功上市。在这个全新的公司中,原来的国有企业沈阳金杯客车控股51%。凭借着仰融的操作,沈阳金杯客车厂这家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迅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并与丰田、宝马以及彼时的罗孚都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合作,其中与丰田合作的海狮面包到现在也依旧是华晨金杯重要的支柱产品。
在1997年,华晨汽车开始策划进军乘用车市场,在2000年,第一辆中华轿车下线。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因为与罗孚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得华晨汽车与宝马有了联系。在2002年,因为不方便细聊的原因,仰融出走美国。华晨汽车的分水岭也就此来到,不顾这并没有影响华晨宝马在2003年的如约成立。
在华晨宝马正式成立之后,华晨汽车的中心也一如一汽、东风等大型国有企业一样,开始了依托于合资品牌利润的生活。而当年作为中国本土品牌少有的高端轿车品牌的中华轿车,也因此逐渐走上了没落,从一线本土品牌跌落到目前的三线品牌。
从2017年华晨中国的财报来看,在2017年,华晨中国全年收益53.05亿元,同比增长3.5%。而华晨宝马在2017年盈利104.754亿元,相比于2016年增长31%。按照华晨宝马的股比划分,归属华晨中国的利润为52.38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在2017年,华晨中国自身盈利仅为6700万元。如果以2017年的财报为基础计算,一旦宝马将股比提升到75%,那么归口到华晨中国的利润就只剩下17.56亿。
不过考虑到2022年完成这笔交易,以及在四年后华晨宝马的盈利能力提升,归口华晨中国的利润数字至少可以保持现在的水平。
然而,即便是这样,单纯的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股比转让对于华晨中国而言并不能算作是一笔合适的买卖。而孱弱的华晨汽车在缺失了华晨宝马这头现金奶牛之后,是否还能够活下去,就成了一个未知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年末,华晨金杯正式与雷诺达成了合资,雷诺以1元的价格收购了华晨金杯49%的股权。而雷诺也在今年上半年的年报中把金杯的销量纳入到了雷诺集团的全球销量中。很显然,华晨的此举是寄望于华晨宝马的合资方式,再来构建一条利润链。不过,双方的合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落实到雷诺的车型上。
不过,有了华晨宝马的前车之鉴,于是车辙君也不得不冒出这样一种猜测,到2020年商用车全面放开股比的时候,华晨金杯雷诺会不会又全面变成雷诺华晨金杯呢?
悲观点讲,有了75%的股比分配,宝马全面收购华晨宝马近在咫尺。那么,如果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华晨汽车还剩下什么?讨论好这个问题,其实也就能解答一汽、东风等国有企业在面对合资股比放开之后的困境。
目前来看,华晨旗下就只剩下中华汽车了。在去年全年,中华汽车年销量为48461辆,年环比下降49%。在本土品牌的阵营里已经位居三流。以目前中华汽车的产品、营销水平以及渠道能力来看,在未来的数年内,车辙君是看不到中华汽车有任何逆袭的希望的。
再悲观点的话,是否可以设想到2022年来到的时候,华晨将会成为一家凭借宝马的施舍而存在下去的企业呢?还是,彻底废掉中华品牌,把生产线打包全部卖给宝马,就此成为历史呢?
若如此,到时真的就只能呜呼哀哉了。
12:31 | 传化集团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12:12 | 协鑫能科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开业绩说明会:加强研发... |
11:01 | 工银瑞信基金董事长赵桂才:提高权... |
11:00 | 岚图汽车正式登陆中东 |
10:59 | 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 |
10:49 | 中金厦门安居REIT扩募获受理 |
09:58 | 贺普药业:公司在研新药的二期临床... |
09:56 | 直击同力股份年度股东大会:加速海... |
09:56 | 国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动AI与量... |
09:55 | 行业景气度提升驱动高速光模块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资管总经理人选落定,成飞...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