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王一鸣:稳增长的实施路径要协同推进宏观政策调节和增长动能的转换

2022-07-16 16:56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袁元

    7月16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2022中期宏观峰会在京召开,本次峰会聚焦稳增长与实现路径。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就稳增长的实施路径就是要协同推进宏观政策调节和增长动能的转换问题做了发言。

    王一鸣认为,在二季度经济增速低于市场预期的情况下,加大宏观政策力度的声音可能会重现。当前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才一个多月时间,有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有的还有相当的实施空间。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大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确保尽快落地见效。同时要看到,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既有短期的政策效应,也要关注中长期的效果。推动经济稳定恢复,既要加强逆周期调节,也要预留跨周期政策空间。推动经济运行回归正常轨道,宏观政策既要有利有效,也不能透支未来,加重后期的债务负担,更不能回归债务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因此稳增长的实施路径,就是要协同推进宏观政策调节和增长动能的转换。

    王一鸣认为,这一轮经济的恢复面临新的挑战,其中有四个方面比较明显。第一,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需求恢复滞后于生产的恢复,是这轮疫情的基本特征。上半年零售同比下降了0.7%,这个跟收入增长放缓是分不开的。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情况下,产成品的库存大幅增长,这对下一步增长会有比较大的制约。

    第二,微观主体行为在发生变化。持续两年多的疫情消耗了比较多的储备,所以部分企业资产负债表是受损,市场主体的承受力也在减弱。企业决策更加短期化,投资的风险偏好下降,居民家庭消费更趋谨慎,这个对企业下一步的预期也会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经济恢复的动力结构在发生变化。平台经济增势减弱,房地产持续低迷,出口扩张的空间正在收窄,所以我们急需要培育新的增长点,要寻找经济恢复的新动力,稳增长需要新动力。

    第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当前全球通胀水平持续攀升,稳定外需的难度在明显的增大。另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紧缩政策还会通过资本流动和汇率等渠道来影响我们的经济金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政策空间。这些变化都是下一轮稳增长需要梳理清楚的。

    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一个更中期的视角,不光要着眼于下半年,还要着眼于明年。而中国还处在高速增长转向中速之中,这一转换过程还没有完全完成。我们一方面关注供给侧的变化,还要更加关注需求侧的管理,下半年要继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基础上协同推进宏观调节和动力的转换。政策着力点应转向更大力度的扩大国内需求,转向增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转向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对此,王一鸣认为有三个关键点,分别是内需、市场主体和经济增长新动能。

    扩大内需方面,要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恢复的关键性作用,当前增加有效投资仍是加快经济恢复的关键。除了要落实好已有的政策,包括交通、水利、市政管网、基建投资和民生补短板的投资项目以外,下一步是“十四五”的102项重大建设项目,要加大实施力度。同时要拓展新的投资空间,包括适度超前布局5G数据中心这些新兴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这些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我们要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个重要的基础。

    要增强消费持续扩大的内生动力。我们现在采取了一些阶段性的措施,比如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充电桩建设,鼓励家电以旧换新等措施。但这些措施短期效应比较明显,会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下一步的消费,应该有中长期的措施。现在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这是一个稳定的扩大消费的来源,现在2.9亿农民工已经占到4.2亿城镇就业人口的70%,而农民工如果转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要增加30%左右,这是一个稳定持续扩大的消费,所以我们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基本公共功能服务全覆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释放巨大的消费潜能,这是一个新动能。

    要加快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也是未来的新动能。当前我国数字化转型正在从消费领域向制造领域扩展。这种先进的传感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日趋广泛的应用,推动制造模式、制造生态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而且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也在加快构建。下一步要通过鼓励技改投资来加快推进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要推出一些提振市场信心的改革和政策举措。当前尤为重要的是研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发挥平台企业更大的作用,来推进中国产业技术的进步。

(编辑 张明富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