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线推进产业变革

2021-07-03 06:42  来源:上海证券报

    □骆振心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明确提出了几项总量指标。其中,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工业是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领域,2019年我国总共消费48.6亿吨标煤,其中工业占比超过60%。在这一系列硬性约束目标下,目前工业经济和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布局和规划,完善股权投资的绿色标准认定,设立国家大基金,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绿色领域。

    新能源兴起是碳达峰、碳中和下主要的产业发展趋势,以光伏、风电、水电、电动汽车等为代表的产业正在成为驱动经济的重要新动能。中国光伏起步较早,在经历了周期调整后,产业链已经基本实现了自主可控,掌握了主要核心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光伏生产规模扩大,光伏发电成本10年下降了近90%,与煤电相比具备有较强的竞争力,从今年起光伏发电项目不再进行财政补贴,实现平价上网,光伏产业发展已经完全实现了市场化。

    据初步估测,到2060年光伏太阳能装机容量总额将会是现在的70倍以上,发展空间巨大,是未来的重点方向。我国光伏行业的产业链条比较完整,产业格局也趋于稳定,在硅料、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等产业链条上都有一些具有实力的企业,随着大量的资本持续投入,预计未来技术迭代将加快,HIT等重要技术工艺将会进一步提升,产业版图将加速重构。同时,新能源产业发展又将带动储能和电网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光伏发电依赖于阳光照射,具有很强时段性,需要对电能进行存储,从而带动化学电池和制氢等相关产业。我国西部地区阳光充足,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源网荷不协调,产生弃光弃风等问题,从而带动特高压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传统制造业逐步向绿色制造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下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绿色制造主要依靠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淘汰高能耗的技术和生产线,从而减少碳排放。比如,目前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都在开展绿色转型。以水泥为例,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有50%以上来源于石灰石分解,30%以上来源于燃煤,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和安装相关设备,将水泥厂中的烟气二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产品,可用于工业、医药等领域。智慧能源产业是另一个重要领域,采用智慧能源分配系统,对能源进行最有效率的分配。比如,使用温湿度传感器和电能监测模块,实时收集制造现场的温度、湿度、照明、电压、电流及用电量等数据,并根据系统解析的结果,实时控制空调、除湿机、空压机等设备的运行,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费和高效利用能源。

    由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任务十分紧迫,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巨大,应当加强产业发展布局和规划。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当前新能源发展总体比较零散,存在“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等问题,随着行业发展规模增大,向头部企业集中的态势日益显著,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打破地方条块分割,加大企业兼并和扩张,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企业。二是完善新型基础设施,主要是智慧电网和储能系统,通过大力发展特高压来实施西电东送,通过发展储能系统来解决新能源利用效率不足的问题。三是制定绿色标准,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步伐,尽早建立绿色制造体系,从而减少碳排放。四是积极应对产业结构转型,一些传统行业萎缩是必然的趋势,要有效防范产业变革的风险,在经济增长与减少碳排放之间形成新的平衡,在确保“双碳”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还需要对新能源进行巨量投资。根据有关方面的预测,未来30年,中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仅能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规模就将达到100万亿元。因此,除了依靠政府的投入外,还需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目前我国在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的规模上居于世界前列,但在股权融资上还相对落后,这与我国以间接融资结构为主的金融体系有很大关系。而PE和VC具有较大的风险承受能力,能帮助早期创新公司迅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国家成立了首个绿色投资基金,今年年初高瓴推出了股权投资领域首个绿色产业主题投资基金。在社会各方投资意愿都在加强的背景下,下一步需要完善股权投资的绿色标准认定,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设立国家大基金,鼓励各地方政府成立相应的产业基金,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到电动汽车产业链、氢能基础设施、光伏技术创新、固碳技术等绿色领域。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财经分析人士)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