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大萧条时代,罗斯福新政中的“新基建”

2020-04-24 06:19  来源:证券时报

    基础建设投资到底是什么?归根到底,不就是要铺垫国家繁荣的基础么?谁说图书馆不能和高速公路一样铸就繁荣呢?

    蔡非

    随着武汉解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经济复苏,呼吁鼓励投资和消费的呼声越来越大。

    启动巨额的基础建设投资肯定会有,3月份中国政府宣布了着眼于新技术推广的“新基建”。

    很多人认为这次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以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相比,那么我们也不妨重温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新政”中的“新基建”。

    为了应对1933年高达25%的失业率,罗斯福在上台初期,就开始大搞基础建设“以工代赈”,其中的内容对今天也有启示。

    首先,比起直接发钱,罗斯福更认可“以工代赈”的方式,因为哪怕后者成本更高,却能让受助者“从有意义的工作中获得尊严”。

    其次,由于美国的资本主义性质,联邦政府主导的项目,会尽量避免与民营企业展开竞争。为避免“国进民退”,由美国联邦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只能选择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益的项目,如“平民保育团”,针对的是19-24岁的失业男性,每年组织20-30万人到农村和美国的边远地区进行自然资源保育工作。

    美国政府给这些年轻劳工提供免费住处、饮食与衣物,以及每月30美金的维生薪资(其中25美金必须寄回自己家人)。而且,还在业余时间给这些年轻小伙子搞职业教育,教授木工、厨师等实用技术,趁机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城市里失业率和犯罪率都下降了,年轻人有了工资收入还能邮寄回家。美国的水土保持和环境破坏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1935年,罗斯福又推出了公共事业振兴署,几乎囊括了所有能想到的对公众有益的项目:高速公路,养护环境,水利设施,维护公共卫生,再造森林,防控洪灾等。甚至还包括流浪狗收留站、图书馆等在当时看来“华而不实”的内容。

    这些项目不仅仅雇佣了普通的体力工人,还雇佣了大量的教师、厨师、作家、艺术家等。几乎所有职业的就业都在这些项目中受益。

    当时有不少人对罗斯福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些岗位要么是因人设事,要么只在建造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随着公共工程的开展,它们必然会产生政治腐败的土壤。

    这些批评都有道理。不过,最终多数美国人还是对罗斯福新政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表示赞同,1939年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有23%的人反对罗斯福新政中的“新基建”,但同时也有29%的人支持“新基建”。

    历史实践证明,时间越长,罗斯福新政中那些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的项目,越会显出其社会效益。比如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花费2.5万美元修建了流浪狗收留站,一度被批评为乱花钱,但结果是狗咬人事件和狂犬病患者也大大减少,让当地居民喜出望外。

    而全美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数量也因罗斯福新政大量增加,时至今日依然是中国图书馆数量的5倍。这些基础建设投资,慢慢地加强了美国的“软实力”。

    基础建设投资到底是什么?归根到底,不就是要铺垫国家繁荣的基础么?谁说图书馆不能和高速公路一样铸就繁荣呢?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加大基础建设投资,都有一种质疑,就是投资会不会过剩?修一堆没人跑的高速公路,和长期无人入住的“鬼城”,长远来看真的值得么?

    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基础设施投资的概念放宽一些,图书馆、博物馆,国家公园,乃至流浪狗收容站,这些设施在中国远远谈不上饱和,以21世纪的标准来说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稀缺了。

    (作者系武汉历史文化学者)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