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坚持制度创新 自贸区才有灵魂

2018-05-25 15:06  来源:南方都市报

    5月2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进一步深化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改革开放方案。而在前一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上海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结合各自功能定位和特色特点,全力推进制度创新实践,形成了第四批改革试点经验,此次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共30项。

    中国的自贸区建设已经走到了第五个年头,在一批又一批的自贸区里,各自都积攒了一些发展经验,截至目前,国务院和各部门已向全国或特定区域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153项。

    在密集推广和复制这些经验的节点,更应该回到一个核心问题上———自贸区的本质何在?自贸区即自由贸易区,是从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自由贸易的自由贸易港演化而来的,也是全球化的产物。自贸区的精神,就是自由、开放和创新,而这些精神的具象化体现,则是制度创新。实际上,自贸区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也只有坚持制度创新,才能让自贸区真正发挥作用、得以发展。国家对自贸试验区的根本要求就包含了“加强制度创新和改革系统集成,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更是强调,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

    自贸区自诞生以来,就和特区不是同一套发展理念。特区是以资源倾斜和政策优惠获得发展的先发优势,而自贸区是以制度创新激发改革、深化改革,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因此,从自贸区建立以来,其原则就是“要改革不要政策”,以自贸区的名义讨要优惠政策的套路都是违反自贸区精神的。

    在这个基础上,回望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就会发现,从负面清单到便利化贸易,从金融开放到金融体系革新,从创新型法律制度建设到政府职能转变,全部都围绕着制度创新展开,没有制度创新,这些改革都不可能实现。目前,较为浅层的行政审批简化和放权、促进贸易便利化以及负面清单建设,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需要深层次制度革新和突破客观因素牵制的金融改革却停滞不前,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都未有明显的进展。这更说明,在自贸区的进阶发展中,更需要贯彻制度创新的原则。

    政策措施都是枝叶,只有制度是根系才最根本。唯有在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制度化革新,方能支撑起持续的深化改革;唯有深化改革取得进展,方能产生协同效果,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因此,在谈及自贸区经验推广和复制的时候,着重点不应该是政策措施的简单复制,而是牢牢抓住制度创新这一原则,以因地制宜的制度化改革,形成法治化、国际化和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构筑起公平、自由、开放和高效的市场环境。

    自贸区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发展。以此次推出深化改革方案的广东、天津和福建为例,广东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契机,提出了建设公正廉洁的法治环境和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天津聚焦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福建依托地缘优势,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些发展方向,都需要制度创新来支撑。具体要怎样制定措施、如何推动改革,还需要因地制宜地作出考量,再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

    自贸区已经走过初期探索,已经进入经验复制和推广阶段,更需要保持初心,回归本源。坚持制度创新,自贸区才有灵魂,改革才能进一步深化。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