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保险 > 正文

黄洪:寿险业转型的根本是抓好战略转型

2022-11-09 19:5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冷翠华

    在11月9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黄洪表示,寿险业的转型不能只在战术层面进行,还要抓好在战略层面的转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贯穿于人身保险业经营管理全过程,要与时俱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战略转型就是思想转型

    黄洪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人身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他举例说,人身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保险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获得了价格更低、保障更高的产品。近年来一些问题公司风险“水落石出”,根子就在于这些公司漠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违反人身保险业的根本规律。

    当前,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一定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下滑,科技创新改变传统保险商业模式,这些都是人身保险业必须应对的外部不确定性。

    黄洪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人身保险业找到确定性的必由之路,只要把握好了这个确定性,就能化解诸多的不确定性,就能实现“以不变应万变”。

    面对新时代以来,行业发展面临的转型瓶颈问题,黄洪认为:“行业持续推进代理人队伍、银保业务、互联网业务等发展转型,但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发展动力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原因在于这些都是战术层面上的转型,而不是战略层面上的转型。战略层面上的转型就是思想上的转型,就是要把经营思想转变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来。”他说,只有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身保险业才能有效解决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须与时俱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不同时代家庭生活‘三大件’的变迁最能反映人民群众需求的更迭。”黄洪表示,20世纪70年代的“三大件”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而新时代的“三大件”已经变成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人民群众对消费的需求日新月异,对人身保险的保障需求亦是如此。人身保险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改进保险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且多元化的保障需求,让人民群众满意。

    黄洪认为,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健康和养老将持续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保障需求,这也是人身保险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具体来看,在健康保障方面,人身险行业不能只限于在医保目录上做文章,要着力解决全部医疗费用的自负部分,把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作为商业健康险的保障责任范围,降低人民群众实际医疗费用负担和就医压力;要建立费率奖励机制,鼓励年轻人和健康群体购买,引导人们合理运动、健康生活,由“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不能只提供消费型的产品,要探索账户式积累方式,鼓励人们在年轻时为年老时做准备,实现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的可持续性和完整性。

    在养老保障方面,要让人民群众在老年时能有稳定的收入,过上体面有尊严的老年生活。人身保险业要着力解决养老金替代率低的问题,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与个税递延养老保险政策相衔接,巩固多种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养老保障水平。要按“长期锁定、终身领取、互助共济、精算平衡”的原则设计产品,向人民群众提供长期保持增值、简明易懂的养老保险产品,实现老有所养。

(编辑 张钰鹏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