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萌
9月3日,记者从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获悉,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区块链业务平台成功与证监会监管区块链实现连通,成为证监会批准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后,首家实现与证监会监管链业务连通的试点单位。
7月初,证监会发文同意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确立了以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为试点牵头单位、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为技术支持单位、南京联合产权交易所等为服务单位的试点项目组。
据介绍,试点项目组搭建完成江苏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业务平台基本架构,并与证监会监管区块链团队协力攻关,攻克了异构协议跨链、跨云管理等业务和技术难题,成功实现江苏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与证监会监管区块链的贯通,验证了从挂牌业务申请到中心审核通过并报送证监会监管区块链的跨链连通全流程。
江苏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业务平台率先连通证监会监管链,标志着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进入新阶段。区块链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小范围试点具有前瞻性。区块链虽能解决传统股权交易环节的诸多痛点,但受限于技术本身瓶颈,难以承载过大的高频交易。小范围试点,既可检验技术成熟度,也可将风险降至可控范围内,为规模化推广做铺垫。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也称新四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塔基。主要服务对象为创新创业型的中小微企业,可为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培育优质上市资源和并购标的。
上海证券交易所前总工程师白硕认为,股权交易市场普遍采用的是场外交易的方式,采用报价驱动的交易模式,交易流量以及性能要求相对较低,比较适合区块链落地。
欧科云链首席研究员李炼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情况看,区块链在股权市场的应用按照实施难度和商业价值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信息上链和发行端的各参与方上链,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性,防止篡改,可溯源。其二,将区块链技术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在证券登记、清结算领域发挥作用。目前来看,前者更具可行性,但商业价值较小;后者技术上实施难度大,但商业价值更高。
区块链在新四板市场开展试点,有利于为A股市场推广积累实践经验,但现阶段谈及A股市场应用区块链仍为时过早。对此,白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技术的准入,A股市场有着严格的要求。A股市场对于技术运行的安全持一种“零容忍”的态度。区块链的引入,和“零容忍”之间会产生怎样的互动,需要进一步观察。
“区块链技术运用在证券市场的清结算领域,将重塑证券市场的基础设施体系,但相应的难度也十分巨大,这种困难不仅仅是政策上的,在技术上也难以实现,”李炼炫对记者解释道,区块链应用在A股的主要瓶颈是区块链难以承载高强度的交易规模。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性能较差,联盟链的交易处理能力峰值最多能达到万笔/秒,而A股的交易处理能力日常要求达到十万笔/秒以上的级别。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只适用于小规模的市场交易。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