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间,苏农银行披露了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向外界展示过去一年多的经营成果。
数据显示,2024年,苏农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1.74亿元,同比增长3.17%;实现归母净利润19.45亿元,同比增长11.62%。今年第一季度,苏农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同比增长3.29%,实现归母净利润4.40亿元,同比增长6.19%。收入、利润继续保持双增态势。
2024年是苏农银行改制成立二十周年,过去一年,苏农银行围绕“三一五”发展战略规划和“三个银行”愿景,践行金融使命、深耕主责主业,开创了苏农事业发展新局面。
2024年分红预案中,苏农银行除了每10股派发1.8元的现金分红外,今年新增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1股,此外增加了2025年中期分红相关安排,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践行上市公司责任。
各项规模指标再上新台阶
截至2024年末,苏农银行总资产突破2100亿元,达2139.87亿元,较2024年初增加114.22亿元,增长5.64%。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苏农银行总资产再上新台阶,达2218.90亿元。
存贷款方面,截至2024年末,苏农银行各项存款总额达1702.49亿元,较2024年初增加126.51亿元,增长8.03%,其中零售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各项贷款总额达1293.34亿元,较年初增加70.43亿元,增长5.76%;苏州城区贷款总额突破300亿元,占比提升至23.39%。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苏农银行存贷款指标又有新突破,贷款总额1332.20亿元,较年初增长3.00%;存款总额1790.82亿元,较年初增长5.19%,存贷总额突破3000亿元。
各项规模指标再上新台阶的同时,苏农银行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水平。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苏农银行本行不良贷款率0.90%,与上年末持平,资产质量保持平稳;拨备覆盖率420.03%,风险抵补能力较强。
做金融行业的长期主义者
稳健的经营业绩,离不开对区域的深耕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
苏农银行发源于苏州吴江区,苏州是民营经济的热土,民营经济也为“最强地级市”奠定坚实基础。数据显示,苏州全市民营企业数量超过86万家,而吴江区民营企业超过10万家。
着眼于区域特色,苏农银行经营方面努力向实体经济、民营企业倾斜,全行贷款中支持实体经济贷款占比超九成,支持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超六成,制造业贷款占比近三成,连续多年保持“上市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领先地位。
实际上,早在农信社时期,苏农银行就率先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战略,为民营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在本地纺织行业遭遇产能过剩时,苏农银行再次以吴江经济压舱石的觉悟勇担重任,配合当地政府,保持信贷政策稳定,以重组贷款、调整结息周期、创新续贷服务等方式,先后帮助664户企业攻克难关、化解危机。
近年来,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苏农银行着力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管家”品牌,创新推出“中小企业培育回归行动计划”,始终走在支持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前列。
雪中送炭,而非雨中收伞。作为深耕地方的农村金融机构,苏农银行一直将支持民营企业作为使命,坚持“长期主义”和“价值共生”理念。
在苏农银行看来,长期主义者要保持定力,着眼于未来做“价值共生”的战略布局;长期主义也并非否定短期行动,而是要统筹眼前与长远,做困难而正确的事,做到积跬步以至千里。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