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婷
“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取得进一步突破,小微贷款同比增长近三成,为何股价跌破发行价?”
4月19日,在厦门银行举行的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就公司经营及投资者关切问题,厦门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世群,以及中国台湾籍行长吴昕颢等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充分对话交流。
2021年是厦门银行上市以来的第一个完整的财年,也是公司第五轮三年战略发展规划执行首年,而作为公司发展指引,新一轮战略规划备受关注。
董事长吴世群表示,2021至2023年厦门银行将围绕“聚焦中小、深耕海西、融汇两岸、打造价值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愿景,以“客户体验、数字科技、人与机制”为三大战略驱动力,力争“做大零售、做强对公、做深两岸、做优资金”。
稳健发展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吴世群表示,2021年,公司延续了稳中向好、稳进质优的发展态势,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净利润保持提升,不良率持续降低,拨备覆盖率充足,各项业务及内部管理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第五轮战略指引下,在零售业务方面,厦门银行将紧抓居民财富增长契机,做好“以客户为中心”,深化大零售战略转型落地,为居民提供更针对性、精准化、便利化的金融服务;公司业务方面,通过交易银行一揽子服务,以较少的资本消耗,提高客户粘性,提升客户综合价值贡献;两岸业务方面,依托台资股东背景,构建围绕个人、公司及同业的两岸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两岸金融合作;资金业务方面,在保持自营业务在同业领先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金融行销专业团队,提升代客业务服务能力。综合经营方面,积极争取相关业务牌照,以期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而2021年,厦门银行也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资产规模突破3000亿,达到3295亿元,同比增长15.55%;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净利润同比增长19.23%;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不良贷款率较2021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至0.91%;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拨备覆盖率达到370.64%,较2021年初上升2.61个百分点。公司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银保监口径,含个人经营性贷款)444.35亿元,较年初增加100.44亿元,增幅29.20%。
吴昕颢介绍,在过去一年,厦门银行通过优化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坚定“做大零售、做强对公、做深两岸、做优资金”。2021年该行全年新增19个营业网点,手机银行上线大字版、推出云闪付app小程序和无界数字信用卡,零售客户同比增长13%,手机银行签约客户同比增长26%。优化零售信贷工厂,构建消费信贷体系,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个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其中非按揭贷款同比增长33%。
“但公司股价走势受宏观环境、大盘指数波动、资金流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银行业总体估值较低,公司的市盈率及市净率在银行业排名较为靠前。”行长吴昕颢表示,公司将致力于提升企业价值,以优异的业绩回报股东和社会。
打造最懂台商银行
据悉,作为大陆首家具有台资背景的城商行,公司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持续先行先试,为台湾同胞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2021年,公司将原归属于对公板块的“台商业务部”提升为跨全行各业务板块的“台商金融部”,统筹经营对台业务,推动涉台机构、金融同业的合作。台企台胞客户持续增加,业务放量增长,厦门银行已成为福建省台企授信客户数最多、针对台胞发放信用卡数量最多的金融机构,台企客户同比增长52%、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国际结算量同比增长14倍,台胞信用卡发卡量同比增长89%。
值得一提的是,3月3日厦门银行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厦门财政局拟将所持有的公司4.8亿股股份全部划给厦门金圆投资集团,将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
金圆集团是厦门市委、市政府组建,市财政局为唯一出资人的市属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截至目前,金圆集团拥有厦门唯一信托法人厦门国际信托、全国首家两岸合资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全国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消费金融、福建首家两岸合资公募基金公司圆信永丰等金融牌照,以及厦门市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厦门创投、福建省最大政策性担保机构厦门市融资担保、厦门市首家经银监会备案的地方AMC厦门资管、区域金融要素市场厦门产权交易中心、两岸股权交易中心等地方金融牌照。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该集团管理的金融资产规模超4000亿元,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及上缴税收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均在30%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金圆集团成为公司大股东之后,厦门银行将借助大股东平台与资源优势,打造融汇两岸的综合金融服务商。
吴昕颢表示,厦门银行将致力于成为最懂台商的银行,持续擦亮“两岸金融合作样板银行”的招牌。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