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银行 > 正文

走进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国企系列报道之——六十五载辉煌征程:建设银行履行国有大行初心使命 赋能实体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2019-12-16 02:03  来源:证券日报 马方业 向炎涛

000.jpg

    编者按:今年,新中国迎来了70周年华诞。70年风雨兼程,70年峥嵘岁月。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到如今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批批国企的前赴后继,他们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本报记者 马方业 向炎涛

    光阴似箭,从1954年成立之初就承担起国家基建投资拨款和监督职能任务的中国建设银行已经走过了光辉的六十五个春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建设银行成立65周年之际,《证券日报》记者一行走进建设银行总部,对董事会秘书胡昌苗先生进行了一次专访。

    “守计划、把口子”

    “帐篷银行”“马背银行”随处见

    采访中胡昌苗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建设银行是唯一从财政系统成长起来的商业银行,在成立初期对内称的是财政部基建财务司,而对外的名称则叫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时间回到1954年,当时国家“一五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全国上下掀起经济建设热潮,基本建设提到首要地位。

    “当时,有一句话对建设银行的职能任务形容得恰如其分,那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哪里有重点工程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建设银行承担的责任总结起来就是‘守计划,把口子’,负责重大基建项目的概算、预算、决算。”胡昌苗对记者说道,重点工程到哪里,建设银行的机构就跟随到哪里。谈到这里,胡昌苗也是满满的自豪感。他说,当时在全国各地的工程现场,大家随处可见建设银行的“帐篷银行”和“马背银行”,银行员工与工程建设者一起,爬高山、涉险滩,顶酷暑、冒严寒,吃干粮、住工棚,餐风宿露,现场服务,成为新中国建设大军中一支最为出色的金融“拳头部队”。他如数家珍般地对记者说,从当时的全国十大钢铁基地、八大重型机械城、八大油气田、五大棉纺工业基地到33条重点铁路干线;从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十大建筑工程,到距离千里之遥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武汉长江大桥;从西南“大三线”、西北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基地到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到处都闪现着这支金融“拳头部队”的身影。

2.jpg

    据介绍,自1954年到1978年的25年间,建设银行从早期的156个国家建设项目、694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始,共经办各类基本建设投资5628亿元,建成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4000多个,促进了60多个大型骨干项目提前投产。仅仅通过建设银行审查工程概预算和制止不合理开支就为国家节约资金107.8亿元。建设银行因此受到了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称赞建设银行为国家建设真正承担起了“守计划,把口子”的光荣职责。

    改革开放大潮中

    开启“用银行的办法办银行”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大幕拉开。1979年的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决定,国家基本建设资金由国家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建设银行自此完成国家财政拨款的使命。此后建设银行逐步从财政体系剥离,开启国家专业银行的新阶段,开始“用银行的办法办银行”。

    胡昌苗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说,如果说自1954年到1978年的25年间,建设银行完成了“守计划,把口子”的光荣职责,那么,从1979年至1993年的15年间,是建设银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抓住机遇、激流勇进、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全面拓展、综合实力不断发展壮大、银行功能逐步完善的十余年。

    1983年5月份,中央批准建设银行改为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管理基本建设投资的国家专业银行。建设银行一边积极发展中长期信贷业务,同时开始拓展个人储蓄、住房金融、信用卡、国际金融、中间业务等银行业务。

    据了解,这期间,建设银行所经办的拨贷款余额达6151亿元,向30多个行业经办了99%以上的国家重点项目资金。到1997年,建设银行中长期信贷业务已占全国金融机构总量的50%以上。建设银行还开办了技术改造贷款及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在当时全国排名前500的大企业中,有超过三成企业获得过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的支持。

    从“技术性破产”

    到全球第二的“苦辣咸”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建设银行明确定位为以从事中长期信用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1994年,建设银行结束了肩负财政、银行双职能的国家专业银行历史,开始了商业化改革进程。

    “那时对建设银行来说确实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环境。因为过去很大部分业务都是政策性业务,自此以后全方位开启了商业银行业务。”胡昌苗回忆道,“虽然面临挑战,但是建设银行当时的几任行长非常有创新理念和不服输的精神,并且注重团队精神。所以在1994年开始商业化转轨之时,建设银行在很多方面是引领行业潮流的”。

    “当时商业银行为了跑马圈地抢占市场,曾经有过一段粗放式经营发展期,建设银行率先启动规范化发展,清理和禁止高息揽储、账外经营等,并对非商业银行业务进行收缩,回归了银行主业。”胡昌苗表示,“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内金融环境因多种因素曾出现过无序竞争、高吸揽储、违规经营、不良大增的恶劣情形。1996年开始,建设银行逐步规范化发展,强调‘一心一意办银行’,率先提出了‘两个在所不惜’、‘死里逃生’等,突出‘双大战略’等战略思想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事实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更坚定了决策层改革国有银行体系的决心。当时,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大量不良贷款是困扰银行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绊脚石。2002年,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即按现代金融企业属性进行股份制改制。令人焦虑的是,2003年6月份,标准普尔发布报告称,巨额坏账已导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技术性破产”。

    当时建设银行的情况如何呢?胡昌苗对《证券日报》记者说,股份改制前,建设银行确实面临历史包袱沉重、财务及风险内控薄弱和资本金严重不足等诸多困境。到2002年底,建设银行净资产为负1332亿元,净利润为113亿元,资本充足率仅为6.91%,不良贷款率高达15.17%。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2003年,国家提出运用国家外汇储备注资大型商业银行,按照原有资本金核销损失、处置不良资产、外汇储备注资、境内外发行上市的“四步曲”方案,全面启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胡昌苗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设银行在中央的指导下,成为首家股份制改革试点银行,开启了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新篇章。令人高兴的是,2003年末国家成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并通过汇金公司向建设银行注资225亿美元补充资本,核销不良资产和出售可疑类贷款剥离历史包袱以及经营管理机制的配套改革,建设银行脱胎换骨。2004年9月份,建设银行股份公司正式成立。”

    脱胎换骨的幸福感背后,无疑蕴含着建设银行人更多的苦辣咸。对此,胡昌苗和《证券日报》记者聊起了当时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由于当时国有银行‘技术性破产’论调在海外盛行,引进战投遭遇到了重重困难。我们首先找的是美国花旗银行,当时他们认为中国的银行没有投资价值,一定要求打折,并提出了很多不合理要求,比如将信用卡等业务与其合资等。后来经过艰辛谈判,我们才最终选定了美国银行和淡马锡两家。”他接着说,“股份制改制初期确实很难,当时国内外几乎没有一家机构认为中国的银行有投资价值,并且对前景也不看好。按照当时《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5家以上为发起人,汇金公司注资225亿美元之后,我们当时只能遍撒英雄帖寻找发起人股东,当时除了汇金公司,好不容易才凑齐国家电网、长江电力、上海宝钢集团、中国建投4家发起人。股份制改制后,建设银行上市的重任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当时,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容量有限,考虑到对A股的承压力,境外资本市场成为建设银行的首选地。经过努力,2005年10月份,建设银行在国有四大行中率先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既再次补充了资本,也大幅提高了国际综合竞争力”。

    对于进入资本圈,胡昌苗感叹道,“建设银行进行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在中国银行业界前所未有,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建设银行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意义不仅关乎建设银行本身,更对国内其他即将在境内外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有着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借鉴作用,同时对境内外投资者、中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体制改革的前景和信心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07年,建设银行又成功在A股上市。上市至今,经过14年多的发展,建设银行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努力建立现代公司制度,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有效保障稳健经营和创新发展。目前建设银行市值排名保持在全球十大银行前五位,英国《银行家》杂志2019年排出的全球银行1000强排中,建设银行排名第二。”

    科技赋能三大战略

    “第二发展曲线”美意渐浓

    伴随着5G、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银行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已是必然!近年来,建设银行先后提出实施住房租赁、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二发展曲线”,B端赋能,C端突围,G端连接,全面提高数字化和精细化资源配置水平。

    对此,胡昌苗说,“新时代下,银行业的确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田国立董事长带领新一届建设银行党委审时度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银行提出的加强‘三个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对金融工作的指示和部署,以支持服务实体经济、解决社会痛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提出要在全行实施住房租赁、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三大战略’;积极探索新金融行动,开启建设银行‘第二发展曲线’。以住房租赁战略为例,在住房金融领域,建设银行一直发挥引领作用。众所周知,建设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及时调整信贷结构,正式开办了‘土地开发和商品房贷款’业务,这是新中国金融业开办的第一个用于房地产行业的正式的专项贷款。1992年5月5日,上海华光仪器仪表厂从事会计工作的杨希鸿,幸运地成为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第一位获得者,从一居室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四房一厅新居,圆了向往许久的住房梦。这笔贷款成为建设银行的第一笔抵押房贷。1993年,建设银行又率先在常州推出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近三十年来,建设银行配合国家住房改革提供特色金融支持,服务亿万百姓的安居梦,成为国内最大的按揭银行,‘要买房到建行’口号一度深入人心。如今,随着国家‘房住不炒、租购并举’理念的提出,建设银行在2018年率先提出‘要租房到建行’发展住房租赁业务,并作为三大战略之首来发展。”

    “建设银行三十余年在住房领域的开拓实践充分证明,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市场发展和居民住房消费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支持。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建设银行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断发挥传统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新时代按照中央的要求,为推动培育健康可持续的住房租赁市场、助力实现人民住有所居的安居梦做出应有贡献。”胡昌苗表示。

    在推进住房租赁战略方面,建设银行通过搭建共享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激活存量房源,力争逐步使过度金融化的房地产市场去金融化,回归到本源的居住属性。建设银行打造了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助力政府监管监测,服务各市场主体;以旗下的建信住房服务公司为载体积极参与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创新住房租赁业务产品,盘活社会存量闲置房源,加大社会租赁房源供给。截至今年6月末,建设银行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已在300多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运行,平台累计上线房源超过1600万套,平台注册用户超千万。

4.jpg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成为建设银行的又一大使命。在过去,建设银行更多服务“双大”客户(即大行业、大企业),如今建设银行亦将目光投向“双小”。

    胡昌苗介绍说,近两年来,建设银行党委明确把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上升为全行战略,围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托现代金融科技,实现“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等客户信贷体验,丰富产品供给,拓展服务内涵,完善服务模式。包括持续探索小微、双创、涉农、扶贫领域创新,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丰富“小微快贷”产品体系;优化“惠懂你”平台功能,并积极与政府进行连接,将金融服务嵌入小微企业经营场景;通过供应链线上融资服务助力小微企业,推出“小微快贷”、“云税贷”、“民工惠”等系列针对不同小微客户群体的特色产品。截至今年6月末,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8311.2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210.47亿元;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122.59万户,较上年末新增20.79万户。目前,建设银行的普惠金融正在向乡村转移,下一步将关注下沉市场,巩固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对内打造协同进化型智慧金融,实现供应链服务的集中管控,推进“交易性业务与新兴业务无缝融合”的新对公;推进全集团智能运营体系建设,构造“多触点、一体化”智慧渠道;打通对公条线和对私条线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全面智能、精准及时、主动前瞻”的风控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设银行的金融科技同时向B端赋能和G端突围。包括推出区块链服务平台,在北京推出首批“5G+智能银行”等。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