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9日,中信证券与麒麟股份签署辅导协议。2018年1月30日,麒麟股份正式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报送辅导备案申请材料并获得受理。2018年06月8日,麒麟合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申报稿进行预先披露,拟募集资金约8.69亿元。
2014年9月18日麒麟合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还不足四年就开始冲刺IPO,哪来的信心呢?
收入增长迅速,连续三年评为独角兽
公司主营业务为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手机用户系统软件及服务,通过向海外用户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用户提供手机管理和互联网信息入口服务,包括手机桌面、上网浏览、搜索引擎、APP下载、应用管理、信息及电话管理、相机拍照、文件管理、输入法等功能服务,获取智能手机用户群。公司通过在自有用户基础上接入第三方广告平台向用户展示广告并向第三方广告平台收取广告服务收入。
主营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免费给用手机软件,借此获得流量,最后放广告,收钱。
公司2016年收入为5.86亿左右,同比增长962.24%,增长了仅10倍,2017年收入达到9.06亿,同比增长54.65%,收入增长不可谓不快啊,2017年扣非净利润为2.43亿,也相当不错了。
但是收入快速增长的背后却是收入来源单一风险。自2014年以来,公司目前营业收入全部为广告推广服务收入,麒麟合盛的商业模式是移动互联网行业典型的“免费+广告及服务”。盈利模式单一,这也是证监会审核关注的重点方面。为了可持续发展,公司必须不断寻找新的盈利点。
公司唯一的广告收入主要受展示价格的影响。为此,以广告展示价格为分析对象,在2017年财务数据的基础上测试对净利润和毛利率的影响程度,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广告单价每变化1%,净利润就变化3.31%,广告单价每变化5%,净利润就变化16.57%,影响有点大啊。
而广告收入按计价类型又可分为CPI(按有效安装来计费)和CPM(按广告千次展示计费),并且以CPM为主,2017年时CPM收入已占到93.75%,但是平均千次展示价格在2015-2017年分别为0.79-3.72美元、0.96-4.13美元和0.34-2.3美元,下降一半左右。
麒麟合盛对此解释为,2017年新接入了一部分新的广告源,报价较低。
除了盈利模式单一,麒麟合盛的客户集中度也很高。2015-2017年,麒麟合盛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39亿元、5.05亿元和8.56亿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70.05%、86.11%和94.44%,主要客户包括Facebook、Google、Twitter等广告平台客户。客户集中度太高,导致盈利能力受到质疑,这又是证监会审核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2015年8月,公司仅成立一年即入选《华尔街日报》全球初创公司10亿美元俱乐部(业内通称“独角兽公司”),并作为亚洲独角兽代表成为榜单中年轻的公司,也是唯一专注海外市场的中国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独角兽企业。
暂且不说含金量,来看看获得的奖状吧,估计够贴两面墙了。
毛利率高达98%
2015年、2016年、2017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6.44%、97.45%和98.33%,毛利率较高。
对于毛利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招股书中说到,由于公司的业务模式,导致计入成本的金额较低,收入大幅增加并不会引起成本大幅变动,故公司维持了较高的毛利率。
麒麟合盛的主要产品属于工具类产品,缺乏用户黏性,不是直接对接广告主,广告收入来自第三方平台,也因此很容易被第三方定价,没有话语权。如果公司未来用户量下降或广告价格下降,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总得来说,除了毛利率奇高,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看来麒麟合盛在IPO考试中要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还必须加倍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