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具身天工2.0”人形机器人亮相金融街论坛 北京人形加速推动具身智能从“演示可行”迈向“商用可靠”

2025-10-28 21: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贾丽)在日前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共建生态:深化金融与科创产业全球协同发展”企业家圆桌论坛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人形”)副总经理李春枝表示,具身智能产业正从“能动”迈向“好用”,处在“商业爆发的前期”,未来3至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从“演示可行”到“商用可靠”的关键窗口期。值得关注的是,人形机器人“具身天工2.0”作为会议开场主持人亮相,并参与倡议与签约环节,展现未来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新形态。

    李春枝指出,未来十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有望实现倍增。她认为,具身智能正经历三大趋势演变:

    一是技术从“功能实现”向“智能好用”演进。当前突破的关键在于“泛化智能”,即让机器人像人一样理解、思考并应变不确定环境。北京人形自主研发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采用“大脑”与“小脑”协同架构,“大脑”负责认知决策,使机器人理解自然语言并规划任务;“小脑”实现精准控制,保障动作稳定灵巧,具备“一脑多机、一脑多能”的泛化能力。

    二是场景从“概念验证”走向“商业落地”。在工业制造、物流仓储、特种作业等领域,人形机器人正成为企业应对劳动力缺口和高强度、高风险场景的选择之一。例如,该公司机器人在电力巡检中已能自主完成复杂电控柜操作,在工厂搬运场景中可适应不同高度、位置和重量的物品搬运。“技术正走出实验室,进入真实生产环境。”

    三是“开源协同”生态驱动产业快速发展。具身智能产业链长、技术复杂,需多方协同推进。北京人形已将“具身天工”“慧思开物”等平台及核心数据集有序开源,并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推动技术领先性转化为产业先进性。

    据悉,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是国内首家具身智能软硬件全栈科技公司。其推出的“具身天工2.0”具备工业级上肢负载能力和灵活下肢系统,搭载双电池快换电系统,综合能效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该机器人还拥有全球领先的端侧智能计算平台,为实时决策提供算力支撑。

    在实际应用方面,“具身天工”系列机器人已取得多项突破。自2025年9月起,“具身天工2.0”机器人已进入福田康明斯发动机工厂,在无人生产线上自主完成料箱取放与搬运,实现从实验室到真实生产的“最后一公里”验证。

(编辑 郭之宸)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