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城中村改造的金融创新》课题结题研讨会暨课题评审会成功举办

2025-10-28 16:57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陈潇)10月25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在京举办《城中村改造的金融创新》课题结题研讨会暨课题评审会,聚焦新时代的城中村改造如何激发政府和市场的参与动力,建立符合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机制。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清华五道口全球不动产金融论坛秘书长魏晨阳在开场发言中指出,在当前全面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内涵式提升的战略背景下,城中村改造承载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和发展价值。课题组通过系统开展闭门研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及国际比较研究,深入回应我国当前城中村改造面临的现实挑战,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与长效资金循环机制。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其光表示,在城镇化高速推进阶段,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但由于住房保障体系当时还未完善,城中村逐渐成为这些人群的主要居住场所。他强调,当前城中村改造面临“有需求、无模式、缺资金”的三大现实困境,已成为加快推进改造工作必须破解的关键问题。只有解决这三个关键问题,才能实质性推进城中村改造。

    针对不同路径,张其光会长提出分类建议。在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模式下,首先应明确改造后集体土地依法转为国有土地;其次要对拆迁补偿方式由从一次性补偿转为长期收益共享;最后需加强对改造资金的筹集、管理与监督,建议银行设立专项监管账户,提升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在局部改造模式下,需清晰界定业主与政府的责任边界,房屋改造由作为直接受益方的业主承担,公共区域的配套设施由政府承担,地下管网的改造可探索由业主与政府按合理比例共同承担。

    高和资本执行合伙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以升针对城中村改造模式,从金融逻辑与周期规律两个维度提出专业观察。在金融逻辑方面,“二房东”模式因缺乏抵押物、信用结构错配,加上租金收益难以进行破产隔离,导致其融资难度大、成本高,难以穿越下行周期。相比之下,由业主投资改造的模式,能够依托资产进行抵押融资。为此他建议构建“业主投资+委托管理”机制,并推出面向个人业主的低成本改造贷款工具。从周期规律维度,周以升认为,轻资产模式无法享受资产折价收购及增值收益,而重资产模式更适合穿越周期。

    会议总结,城中村改造要探索政府、市场、原住民等多主体共治新路径,增强原住民自主更新意愿,破解政策性和市场化资金参与难题,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逐步构建城中村改造的系统新生态。

(编辑 张昕)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