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10月1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10月27日至30日举行,主题是“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将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主题演讲。

新闻发布会现场 吴晓璐/摄
金融街论坛年会组委会:
将宣传发布系列重要金融政策
金融街论坛年会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郅海杰表示,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采取“主论坛+平行论坛+金融科技大会+配套活动”活动框架,主论坛、平行论坛共设置27场议题活动、6场投融资对接活动,金融科技大会共设置11场活动。另外,年会期间将宣传发布系列重要金融政策。
据郅海杰介绍,本届论坛有三大亮点:一是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参会的国际嘉宾规格高、范围广,全球金融领域主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多位头部国际机构全球高管出席论坛活动,广泛邀请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嘉宾、“全球南方”国家嘉宾、国际商协会代表及驻华使节参与议题活动交流讨论。
二是交流生态进一步提升。会场“会客厅”“交流区”等交流场景布局优化,“数字化平台系统”升级了线上互动功能,更加方便参会嘉宾在会议期间的沟通交流。参与主体更加多元,今年邀请了多家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参会,并广泛邀请京外、境外观众和考察团参会交流。
三是氛围体验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论坛+消费”联动效应,“金融街论坛购物季”将贯穿整个10月份,金融街购物中心开展特卖活动,举办“环球风物嘉年华”市集,“西城消费”平台同步开展联动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
将发布一系列金融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克歆表示,人民银行将主动承办多场活动。一是举办题为“变局下的国际金融治理与合作”主场论坛。这场论坛突出央行特色,从央行视角出发,着眼全球金融治理,广泛邀请各国央行、驻华使馆和国内外重要金融机构及高校专家。
二是举办成方金融科技论坛,论坛以深化运用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主题,通过主题发言、专家对话、成果发布、项目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展示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及创新监管工具等方面的良好经验,加强行业交流构建和政策权威解读,促进金融行业科技水平整体提升。
“特别是我们还将在金融街论坛期间发布一系列金融标准。”李克歆说。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连续三年在此期间举办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鄢娇表示,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举办三项活动。第一场活动是2025金融监管总局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作为主场活动将于10月28日下午举行,这是金融监管总局连续第三年将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放在金融界年会论坛期间举办。
第二场活动是中欧保险创新论坛,作为平行论坛将于10月28日上午举行。
第三场活动是“安全开发应用人工智能、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论坛。作为金融科技大会的专场论坛,将于10月29日上午举行。
中国证监会:
积极配合做好论坛期间政策发布
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利表示,为进一步扩大论坛年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中国证监会国际顾委会会议将首次在论坛期间举办。今年的顾委会会议将围绕“创新、包容、开放,更好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主题,设置多个议题开展广泛交流讨论。
北京证券交易所将承办一场平行论坛。论坛以“创新 合作 开放——全球经济重构中的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为主题,突出搭建“产业—科技—金融”互动平台的特色。
证监会科技司将承办资本市场金融科技论坛。论坛围绕“人工智能赋能资本市场创新”这一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分享新思路、新经验、新成果,共谋资本市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王利表示,证监会还将积极配合做好论坛期间政策发布、嘉宾协调、新闻宣传相关工作。
此外,王利介绍了中国证监会支持北京建设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相关举措。一是着力推动北交所持续发展壮大,二是不断提高资本市场“北京板块”的服务功能,三是打造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新高地,积极支持北京市出台落实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系列工作举措。
北交所设立四年多以来,基本构建起了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特色制度安排,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作用日益显现。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达279家、总市值超86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九成,合格投资者数量达900多万户,投资者参与度持续提升,市场功能不断完善。高标准建设北交所债券市场,累计发行政府债券13.6万亿元,信用债市场开市运行,债券品种不断丰富。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自2023年8月开板以来,已支持960余家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累计融资超300亿元。北京金融机构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发挥“头雁效应”,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加快培育,目前共有6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