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鹏
日前,汇正财经以“观潮谋新策,蓄势迎长虹”为主题,成功举办2025年第四季度策略会。据悉,本次大会采用线下主会场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参与,宏观经济学家、知名市场投资人、公募基金经理及资深投顾团队齐聚一堂,从宏观政策、周期赛道、新能源、半导体等热议领域,为投资者拆解未来投资主线。
“当前市场面临多重机遇,本次策略会旨在整合多维度视角,为投资者厘清‘十四五’收官期的业绩兑现机会与‘十五五’预热期的政策红利方向。”汇正研究所联席所长虞瑞捷在开幕致辞中表示。
结合当下市场情况来看,A股市场正处于“政策托底、产业突破、资金共振”的重要窗口期。
在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看来,中国股市未来三年的高度,取决于能否把当前的战略优势转化为战略胜势。他指出,当前中美博弈已从“中国被动应对”转向“战略优势主动出击”,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全球层面,美欧日已进入“财政+货币双宽松”周期,叠加国内PPI向正区间修复的确定性,未来A股指数有望进一步突破。
此外,汇正财经首席策略师杨首骏表示,当前有色、化工、水泥建材等周期股估值显著低于AI、TMT等热门板块,存在修复空间。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推动大宗商品走强,黄金、钨矿、稀土价格持续上行;国内方面,7月份以来多晶硅、碳酸锂等新能源上游材料经历“预期驱动上涨-政策落地前回调”,当前回落恰是布局窗口。他总结道,铜、铝、碳酸锂、稀土等领域供需矛盾突出,四季度有望率先迎来业绩与估值双击。
汇正财经首席投资顾问姚中元则表示,储能从“辅助工具”到“核心资产”,成长空间比光伏更明确。2030年国内光伏装机目标是2020年的6倍,当前BC电池等新技术正替代传统多晶硅,海外新兴市场(中东、东南亚)装机增速超100%,成为消化国内产能的关键。此外,储能领域是新质生产力核心资产,更具爆发力,投资端需聚焦光伏逆变器、储能电芯、新型电池技术三大方向,这些领域兼具政策确定性与业绩弹性。
汇正财经首席研究员顾晨浩则认为,当前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约25%,但细分领域分化显著。国内技术突破加速,已有企业实现技术落地,在细分参数上追平海外,未来替代空间广阔,大基金三期加持的设备、材料企业或将成为攻坚主力。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