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召开 复旦大学“探行”项目亮相

2025-09-25 15:21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9月24日,以“完善碳定价机制,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和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联合承办,汇聚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省市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共同探讨碳市场建设与国际合作路径。

    大会围绕全国碳市场运行经验总结、健全碳市场交易体系、碳金融创新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碳交易体系中的影响力,推动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院长陈诗一应邀在主题为“积极构建市场机制下的碳信用国际合作,推动实现《巴黎协定》气候治理目标”的分论坛上,发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市场机制完善,推动国际碳信用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陈诗一从国际碳信用的发展背景出发,系统梳理了中国碳信用体系的演变历程,指出随着方法学不断优化、数据质量持续提升,中国正通过标准化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全球碳信用质量,并以实际成效保障碳信用的多重价值实现,为减排项目注入资金活力。

    陈诗一在发言中强调,中国碳信用质量已实现显著提升,在监测核算精度、项目环境效益和合规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标准接轨,具备参与全球碳信用互认的坚实基础。通过“复旦碳价指数”等一系列碳定价机制研究与金融工具创新,中国碳信用的国际认可度正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应正视并认可中国碳信用的价值。

    面向未来,为推动全球碳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为《巴黎协定》下的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市场化解决方案,陈诗一建议从以下五方面着力:持续推进“复旦碳价指数”国际化进程,开展国际碳信用指数研发;推动国际碳信用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创新,增强市场流动性;积极参与和主办碳信用国际论坛,提升中国话语权;加强国际标准互认与合作,提升中国碳信用产品的国际接受度;加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多方合作培育双碳高端人才。

    人才培养方面,陈诗一表示,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正积极进行终身教育领域的创新尝试。即将推出的“探行”——首席转型官(CTO)项目,聚焦绿色与数字化双化协同转型,打造“科学家X企业家X金融家”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模式,链接科研成果转化资源,助力企业抢占转型破局制高点,致力于为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将推动中国及全球碳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随着中国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中国碳信用将在全球市场上发挥更重要作用。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中国在碳市场建设方面的积极进展,也为进一步深化国际碳信用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编辑 张明富)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