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冷翠华
在3月21日举行的2019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上,大会秘书长原越发布了《2019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风险指引》和《2019中国公民走出去全球风险指引》。
原越表示,近几年,中国公民出境也以每年10%以上的增速达2018年的1.5亿人次。同时,风险识别、安保护航、纠纷化解等课题还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各种走出去投资失利、受挫、受阻的事件不绝于耳;2018年领事保护案件已超过8万件,同比增幅近20%。
具体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风险指引包括:
一、充分认识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对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具体投资项目的深刻影响,切实做好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
二、优先选择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优先选择中国海外合作经贸区及其他优质境外园区,优先选择“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出海的落地策略。
三、重视投资目的地国家的法律、财税、融资、用工政策,借力第三方对外投资服务平台,优选本地尽职调查、财税安排、融资与用工策略、原产地证明等关键服务。
四、围绕投资决策开展实地、实景化商务考察,充实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最大限度地防范投资决策风险。
五、充分利用居民纳税地位和区域性关税优惠,适时做好税收筹划和财务平台建设。
六、依托具有全球网络的保险服务机构,合理、合法、合规地将企业风险管理和财产、人员、责任等保险服务从国内延伸到投资目的地国家。
七、秉持“长期、多赢”的思维,主动实施融入的“本土化”策略,妥善引导舆论化解社区风险,履行社会责任。
八、制定安保策略,做实安全培训,用好境外第三方安保服务,落实企业境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九、把企业安全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融入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应急响应体系,借力中资企业协会及专业救援服务机构的联动资源。
十、发挥合同在境外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国际争端解决规则,妥善化解纠纷,维护自身核心利益。
同时,2019中国公民走出去全球风险指引包括:
一、关注外交部门海外安全提醒,主动在中国领事服务网登记出境联络的关键信息;针对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域、社会、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风险,做好旅行安全攻略。
二、选择资信良好的出境旅行机构或平台安排出行服务,选择全球救援综合服务平台以满足救命、救治、救护、救助需求,选择优秀的保险服务机构科学、合理地量身定制保险产品和服务。
三、妥善携带、保管出入境身份、健康和旅行目的证明文件,慎重携带食品、药品、现金,切莫为陌生人携带物品。
四、量力而行地参与高风险旅行项目,避免好奇冲动与盲目涉险猎奇。
五、遇人身伤害、财物遗失等突发情况时,立即报警并拨打中国驻外使领馆领事保护专线或外交部领事保护12308热线。
六、遇民事纠纷时,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理性维权,妥善保护自身安全与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