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河南举办“金丹现象”与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研讨会

2018-01-11 10:20  来源:证券日报网 张国斌 崔义峰

    本报记者 张国斌 崔义峰

    2018年1月10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举办“‘金丹现象’与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研讨会”。据悉,此次研讨会围绕“‘金丹现象’与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展开。

    据了解,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物科技企业,长期以来,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价值提升做文章,依靠自主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坚持绿色循环作为产品和企业发展导向,成为一个拥有世界领先核心技术、占据新兴产业发展前沿、开拓广阔市场空间,进而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有力推动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企业,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传统农区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金丹现象”。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表示,金丹从改革开放之初一个污水横流的作坊式企业发展成为现代化绿色企业,不仅彻底扭转了过多依赖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而且占据了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市场的领先优势,根本原因就是金丹一直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导主动转、率先转,在探索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上出实招、做实事、收实效。

    谷建全强调“金丹现象”的意义并不仅止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县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金丹现象”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对如何走好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破解“三农”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传统农区高质量发展所具有的典型示范和引导带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发表了标题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金丹现象’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指出“金丹现象”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案例和样板,金丹科技生产的产品涵盖了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三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企业位于我国农业大省的传统农区,这对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研究员张永军发表了“传统农区产业振兴的必经之路: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工业化引领——‘金丹现象’的启示”的主旨演讲。他指出,金丹科技所在的郸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于典型的传统农区,工业、技术基础十分薄弱。金丹科技坚持走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道路,依靠创新逐步成长为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能力走在了世界的前沿。金丹科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价值的大幅度提升,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在改变本地落后的经济面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以产业振兴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像郸城这样的传统农区还有很多,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借助科技和资本的力量,构筑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现代产业体系,带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金丹现象”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陈晓东发表了题为“‘金丹现象’对区域产业规划的启发意义”的主旨演讲。他指出金丹科技的发展,引起理论界和产业界的持续关注,被誉为“金丹现象”。概括起来,金丹科技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崭新道路,即立足农区农产品资源优势,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取得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重大突破,实现农区农产品加工价值的巨大提升,有效地反哺农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探索了一条通过产业振兴、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路径。该路径的成功探索,为区域产业规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