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走进上市公司 > 正文

保持细分领域竞争优势 打造百年老店

2019-01-11 05:06  来源:证券时报

    科技为本、创新为源,这是“民企A+B第一股”方大集团的发展理念,已经贯彻近三十年。

    2018年12月28日,是方大集团成立27周年的纪念日。就在这一天,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方大集团,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成孝海与方大集团董事长、总裁熊建明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坚持科技为本、创新为源

    成孝海:今天(2018年12月28日)正好是方大集团成立27周年的纪念日,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是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熊建明:首先,非常感谢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来公司采访。方大集团的成长和深圳的发展是大体同步的,感谢深圳的包容,让公司在这里诞生、成长和发展。

    方大集团1991年12月28日成立,27年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总结。成立之初,公司的宗旨就是科技为本、创新为源,产业导向就是节能和环保,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毫不夸张地说,公司27年来为国家在产业上做了许多开拓和尝试,比如高端建筑幕墙、PVDF铝单板、地铁屏蔽门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LED等产业,方大集团做之前在国内几乎都是空白的。

    大部分我们做成功了,但有一些没有坚持下去。比如LED,方大集团2000年做成国内第一个具有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我们在这上面花了不少的功夫,也带动了很多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所以现在我有点后悔没坚持下来,坚持下去当然要烧掉很多钱,但按照今天的情况看,还是有意义的。

    我们做幕墙的时候,国内也有一些做幕墙的企业,但还无法跟国外的公司竞争。方大集团起步较高,我们把行业核心专利组成专利池,通过七八年的努力,在高端幕墙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方大集团不是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但在技术方面,我们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PVDF铝单板我们做的比较成功。记得1996年上这个项目的时候,日本、美国、德国三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这个产业并不大,但正好契合我们发展的理念。方大集团进入之后,大概在2007年,在国内市场国外的品牌基本就不见了,公司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方大集团1999年开始做轨道交通屏蔽门,2003年拿到第一个订单。在这个细分行业里面,我们做得还是不错,无论是标准、专利,都处于优势地位。再一个就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就是让建筑发电。2003年建成,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的方大大厦,我们就做了太阳能发电供应了地下停车场、楼梯间的用电,目前该电站仍在为方大大厦地下停车场、楼梯间供电。这是非常好的,后面我们还做了很多这样的项目。

    总结起来,方大集团这27年在上面这些细分行业里是一个开拓者,其中一些到今天还是领先者,一直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

    看好幕墙行业发展前景

    成孝海:公司业务结构比较分散,下一步会集中发展哪一个方向的业务?有没有进入新领域的考虑?

    熊建明:方大集团的体量在上市公司中不是很大,但涵盖的产业比较多。比如幕墙市场,三十多年来一直没有绝对的垄断者,也没法垄断。因为中国建筑市场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也不能把它做得太大,做太大会形成很大的应收账款风险。方大集团始终把风险管理摆在第一位,在行业里做到高端,我们没有冲着规模去。

    我们的PVDF铝单板、光伏建筑一体化、地铁屏蔽门,这些市场的规模都不大。所以,我们也在考虑,也一直在着手进入一些跟我们现有行业相关的新产业,转型还是需要的,不过现在还不太好说。

    成孝海:幕墙是公司的起家业务,这个行业到底有多大的市场规模?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熊建明:这个行业不可能太大,应该说市场一年内规模以上的体量(一百米以上的建筑),或者一百米左右的建筑不会超过200个亿,但我看好这个行业。第一,幕墙行业还在发展。第二,我们现在的眼睛已经走出去,紧跟“一带一路”。我们现在关键要做高它的附加值,不止是追求量。未来五年到十年,粤港澳大湾区、上海自贸区、雄安新区等对幕墙的要求可能完全变了,它一定是更加节能、环保的,结构肯定要提升,我们在这一块已经铺垫了很多技术。

    比如现在很多人提出的幕墙光污染的问题,这是我们没法回避的。要在设计上、材料上解决光污染的问题,作为幕墙公司,工艺上、技术上要提供解决方案,现在已经在处理。比如玻璃反光的问题,在马路上,几乎见不到我们新楼有炫光了,这是我们的技术跟玻璃厂结合起来生产的产品。这也是我们的专利,既要保证玻璃的透光率,又不产生光污染,尽量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

    建筑跟人一样,必须要穿衣服,穿什么样的衣服都叫幕墙。幕墙不一定是玻璃幕墙,材料是各种各样的。像我们穿的衣服有西装、皮夹克,材料不一样、款式不一样,男人、女人、小孩、老人穿的衣服都不一样,冬天、夏天穿的衣服也不一样。幕墙也是这样,这就是它需要存在的生命力,我认为还是非常强的。

    2005年实施的我国第一部公共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我们主编的,定位非常高的。因为在我们国家,60%的耗能是在建筑上产生的,可想而知建筑的节能有多么重要。所以幕墙这一块的节能,我认为是将来幕墙公司必须要攻破的一个难关,也必须要去做。

    所以,我看好幕墙市场,方大集团也准备长期在这个市场里面深耕细作,把这个品牌再继续做好。

    开创地铁屏蔽门维保新业务

    成孝海:公司还有一大业务是轨道交通屏蔽门,当时方大集团是怎么进入这个市场的?

    熊建明:早年我去法国出差,看到他们有屏蔽门,我就觉得这不和玻璃幕墙一样的吗?两块玻璃,两个门,没什么难。回来一研究,哪有那么简单,里面还有信号、软件、控制、DCU(驱动控制单元)、滑道、门体等六大系统,方大集团当时就只能做最外面那个看得见的门。所以我们花了非常多的时间,从1999年开始,一步一步走,到2002年拿到第一个单——上海地铁一号线。慢慢的,现在的国内轨道交通屏蔽门市场已经基本看不到国外的品牌了,方大集团的产品覆盖国内60%以上的地铁城市,市场占有率约在三分之一。

    刚才也说了,地铁屏蔽门的市场是较小的,很难做大,但我们一定要保证竞争的优势。现在,我们在海外发展得非常好,进入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等国家的市场。

    成孝海:方大集团已经开始做屏蔽门的维修保养业务,这一块市场前景怎么样?

    熊建明:屏蔽门和汽车一样,前几年一般不会有问题,一定期限之后就需要维修了。地铁屏蔽门是一个公共产品,一坏就会影响整条线路运营。地铁公司作维保服务并不专业,但这是我们的优势业务。目前公司已经有一部分维保业务在做了,专业化维保服务将来一定是公司轨道交通屏蔽门业务的重要补充。

    轨道交通屏蔽门行业会越来越小,因为建得越来越少。怎么办?我们要把技术服务放进去,不要让这一块业务的营业额下降,应该有稳步的增长。当然这块市场,我看起码还有十年以上的发展。十年以后,老了的总要来维修,总要换系统和零件,这个系统和零件是方大集团独有的,我们还是有些优势,这也是公司在这个市场发展的依托。

    方大城销售、招商情况超预期

    成孝海:方大城是公司房地产板块中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销售与招租怎么样?

    熊建明:严格来说,方大城不是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而是“工改工”的项目(普通工业用地改变为创新性产业用地,类似于城市更新)。你也看到,方大城没有做一套住宅,没有做一套公寓,全部拿出来做创新性的产业用房。方大城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中心价值连城的地方。如果做成房地产去卖,很快可以现金回笼,但是我们没有做。

    方大城的销售情况非常好,我原来准备卖两到三年,其实现在基本上卖光了,还剩近一万平方米。商业部分招租的情况也非常好,商家入驻率达到90%。方大城里面公司的业态、商家的业态,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一块人气也非常旺,2019年应该会有两万多人在这里办公。在这里办公的也有很多上市公司,像平安银行就在一号楼租了大概五层。因为这里毕竟是一块非常好的地域,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如果经营理想,方大城每年会有1.5亿~2亿元的租金收入,而且还会有很多衍生品的收入,资产质量非常高。有人问我,你们方大城是请谁建的,请谁管理的。今天我和你说,建设、运营、招商、物业管理都是我们自己的团队,目前看还真的是不错。

    我们也有其他项目在做,深圳方大邦深产业园在新的会展中心旁边,还有深圳市横岗大康河沿线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都正在推进。这些项目都非常有价值,都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区域。我想,顺利的话,最近一两年就能开建。

    把控发展、创新和风险的关系

    成孝海:方大集团已经有27年的历史了,在您心中,她未来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熊建明:第一,方大集团科技为本、创新为源的理念不能变,这是我们的发展宗旨。第二,一定要把发展、创新和风险的契合点把控好。

    都说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七年,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三年,我想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我一直说,方大集团的目标是百年老店,现在才过了25%多一点,还有一大段路要走,所以不能满足于现在。方大集团今天用的东西,到明天可能就过时了。守旧,就会丧失发展的潜力,只有创新才能保持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但是创新过头,不结合实际的创新,一定会成为烈士。我可以成为一两个烈士,如果都成为烈士,方大集团就完了,所以我要把握发展、创新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大集团未来的十年,我能预见竞争的因素,都会是健康的,可以持续地走下去。我说这话的原因,一是因为我的团队非常好,员工流失率比较低,很多高管从创业一直跟我干到退休。这些确实很难得,一起共事很多年,退休了对公司还非常有感情,我要感谢他们。二是我们每年招聘一百多个应届生,让他们来总部培训,最大限度适应公司的环境,还在附近租了几栋楼进行改造,加装空调、热水器等,安排好住宿和饮食。培训好之后,分配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他们是未来方大集团发展的重要源泉。

    第三是我要求公司每一年都要出现新东西。比如管理部门,每一年都要有两个创新性的成果,企业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的份额,研发费用情况,这是我的考核要求,一直坚持了好多年都是这样的。还有就是对企业的内控建设,我们一直在企业内部推行双反(反舞弊、反腐败),不管你资格多老,这条红线是不能破的,要让方大集团有一个健康的肌体。

    尽力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

    成孝海:公司上市也有二十多年了,资本市场对公司发展起到哪些积极影响和作用?

    熊建明:关于资本市场,我们非常感谢。方大集团是1995年11月29日在B股上市,1996年4月15日在A股上市,虽然融资量不大,但为方大集团提供一个非常大的平台,进而提升公司管理品质,连接投资者及海外市场,一路帮助我们稳健发展。

    方大集团也尽力向投资者提供回报,我们从市场上拿来的钱和这些年分红的钱几乎是相当的。也就是说,今天的方大集团从资本市场筹集了一些资金,通过公司的经营、创造给了投资者回报。我觉得公司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回馈投资者,公司有能力要这样做,没有能力也要创造一些条件去做,这样的理念会持续下去,以后还要继续提升给投资者回报的水平。

    我对现在方大集团的市值不满意,很多投资者问是为什么,作为董事长,只能尽力把企业搞好。最近一段时间,部分民营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我们还是感到比较踏实,方大集团提前有一个判断,公司各方面的经营还是比较健康的,各个产业发展比较均衡,这也是对投资者认真负责的体现。

    成孝海:B股市场现在基本上丧失了融资功能,公司也实施了回购,有没有彻底解决B股问题的想法?

    熊建明:我有这个想法,但只能在现有框架内,最大地减少方大B股的存量。第一,你也看到公告,我自己也在买方大B,低了我就买,因为它确实已经不能体现公司的价值了。第二,公司在合适的、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回购,今年是2亿元人民币,以后还会采取一些别的渠道,或者创新的方法来减少B股的存量,以提升公司价值。至于什么时候能把它消灭掉,我就不知道了。

    成孝海:2018年三季报显示,方大集团的股东人数超过6万户,您有没有什么话想对投资者说?

    熊建明:非常感谢投资者们二十三年来不离不弃地信任我们,买我们的股票,方大集团会尽最大的努力给投资者回报。也要感谢投资者每年在股东大会、投资者交流平台上给出的意见、建议,确实有工作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会去改进。希望投资者们继续关心支持方大集团,近几年公司分红比银行回报率都高,你们坚定了,我们会更加有信心。投资者和方大集团的团队、所有员工是一条船,我们一定要让这条船稳健、高效率地前行。

    当选人大代表积极履职

    成孝海:您在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履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熊建明:我提了几个建议,政府的相关部门也非常关注。一个建议涉及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按照之前的税务制度,50万元的销售收入就是一般纳税人,我建议至少提高到1000万元。因为一般纳税人要有会计、出纳等,50万元连这些人的工资都发不起,这样没法做到大众创业,像深圳这个地方,房租、人工等成本摆在那里,1000万的标准都不算高。大概是2018年4月底,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提高到了500万元,还算不错。

    还有一些建议涉及到公司法修改、回购等,政府基本上都有答复,有的部门也确实做了相关工作。这些建议可能不止我一个代表提,但是我提的比较具体一些。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