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大唐发电“追风逐光”向绿焕新

2025-09-30 00:08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贺王娟

    从传统的大型火电上市公司,向多能互补综合性能源上市公司转型发展,“十四五”期间,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发电”)砥砺前行,全力以赴降煤价、抢电量、稳电价、控成本、增收益,实现经营质效的超预期增长。同时,站在能源领域改革发展的交汇点,大唐发电的新能源业务发展跃上新高度,交出一份“难中有为、干中有成、稳中有进”的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证券日报》等媒体开展“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记者深入大唐发电采访调研,探寻传统火电上市公司绿色转型的样本。

    发力新能源项目

    2021年可以说是我国能源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彼时,煤炭价格剧烈变化,市场煤价从年初的805元/吨攀至2000元/吨以上;“煤电顶牛”难题持续困扰火电企业,相关上市公司面临业绩亏损难题。

    重重压力之下,大唐发电攻坚克难,通过积极采购有价格优势的长协煤、用好用足电价政策、踏准发电节奏、全力压降财务费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等措施,牢牢稳住经营基本盘,并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经营利润双双创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持续保持强劲势头,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从利润结构来看,大唐发电扭亏的背后,除了煤电板块降控煤价、抢发效益电利润高增,公司新能源板块的利润尤其是风电板块贡献的利润也在持续攀升。例如,2025年上半年,大唐发电实现利润总额72.84亿元,同比增长36.14%。其中,煤机(含热)板块利润总额达31.48亿元,同比增长108.51%;燃机(含热)板块利润总额达1.29亿元,同比下降62.58%;水电板块12.10亿元,同比增长17.22%;风电板块利润总额达19.38亿元,同比增长71.29%;光伏板块利润总额达4.04亿元,同比增长3.6%。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大唐发电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0.87%;公司在役装机容量80889.68兆瓦,其中,火电煤机47834兆瓦、火电燃机7135.27兆瓦、水电9204.73兆瓦、风电10226.14兆瓦、光伏发电6489.54兆瓦。

    大唐发电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大唐发电的业务覆盖火电、水电、风电、光伏、核电,公司正逐步发展成为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的大型综合能源上市公司。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上述负责人表示,“大唐发电正以‘绿’为底,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积极探索研究抽水蓄能、氢能、新型储能等新产业项目,加快新能源结构优化、推动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同时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通过构建风光火储多能互补体系、优化电源结构与产业布局,全面建立资源获取一批、核准备案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四个一批’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

    加快数智化转型

    大唐发电的数智化转型步伐正在加快。

    “现在通过VR实训系统操作应急设备让人身临其境,学得快、更安全。”在大唐发电旗下呼和浩特铝电公司新升级的实训基地里,员工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接受沉浸式培训。据了解,当前该子公司正推动产业工人逐步实现由“技能型”向“创新复合型”转变,并打造了4个创新工作室,成为技术攻坚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大唐发电承德新能源事业部,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开展“无人值守”型智慧风电场应用技术研究,并将智慧管理系统按照“无人值守、智慧巡检、作业管控、违章识别、作业监控、状态检修”六大功能模块进行部署,可以实现风电场的智能巡检、智能视频识别、人员行为管理等功能,运维人员通过系统能实时看到智能感知终端巡检画面,远程查看设备运行状态、运行环境和现场人员行为。

    在内蒙古托克托发电公司,机器人全自动制样系统将传统人工制样流程进行升级,实现制样从13毫米至0.2毫米的全流程无人化、自动化控制。丰润热电公司打通无人机检修维护物料空中运送链条,有效解决了山地光伏施工中存在的路况差、运输难等问题。

    “目前大唐发电正在积极开展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已经完成包括京津冀光伏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可视化智慧管控四全管理项目、‘无人值守’型智慧风电场应用技术研究、风机塔筒清洗及无损检测机械化换人等项目,打通数字化高速公路,助力实现现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谈及大唐发电数智化转型发展成效,上述大唐发电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在该负责人看来,数智化转型是时代的呼唤,更是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未来,大唐发电将持续围绕智慧电厂建设、自主可控应用建设等方面推动数字化转型,为公司开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格局注入强大动力。

    多维布局谋发展

    “十四五”期间,大唐发电圆满完成多个重要时段保供任务,彰显了中央能源电力企业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据了解,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承担首都一半以上电力供应和1924万平方米居民供暖任务,为全面提升首都能源保供能力,大唐发电大力建设清洁高效先进火电,开发布局“绿电进京”项目,推动新能源基地项目建设,新能源建设指标获取容量和在建容量创历史之最。

    上述大唐发电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唐发电抢前抓早,在国家第一批大基地项目核准名单中占据两席。2023年,内蒙古托克托发电公司建设的大唐蒙西托克托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国内最大“风光火热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4年9月30日,该基地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每年可生产绿电41亿千瓦时以上,节约标煤超1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50万吨。

    此外,大唐发电河北蔚县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是国家首批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将新能源电力与火电电力打捆送入京津冀电网,环保效益显著。以阳原项目为例,投产后每年可新增“绿电”13亿千瓦时以上,节约标煤超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100万吨。

    在西部地区,大唐发电加速在宁夏布局清洁能源,让“西电东送”绿能澎湃,以无限“风光”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动能。在川渝经济圈,大唐发电以水电聚能,盘活彭水、武隆、甘孜等一座座大型水电站,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东北地区,大唐发电持续输送绿色能源,并全力攻坚储能示范项目。在沿海地区,全国最大海岸滩涂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大唐发电浙江长大涂项目,让4600亩滩涂焕发生机、绿意盎然。

    面向未来,大唐发电表示,将继续重点布局大型风光基地开发、海上风电开发、新业态研发与推广等战略新领域,让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不断跃升;打造创新力强、竞争力强、发展力强、抗风险力强的“四强”一流上市公司,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能源电力崭新篇章。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