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9月份已有20家A股公司筹划赴港上市

2025-09-30 00:08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晓一

    “A+H”上市持续升温。9月29日,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已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备案申请材料,并于近日获中国证监会接收。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9月份,已有20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筹划赴港上市。从全年情况来看,目前已有11家A股公司完成“A+H”上市,30余家公司正筹划赴港上市。

    “‘A+H’模式持续升温,主要受益于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撑,管理层出台一系列制度,优化上市申请审批流程,为赴港上市营造良好环境。”名一久(海南)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勇锋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科技企业成赴港上市主力军,说明我国经济向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转型趋势明显。

    9月份以来,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山精密”)、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电股份”)、协创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市值龙头企业密集筹划赴港上市。

    Wind数据显示,在9月份筹划“A+H”上市的20家公司中,有14家市值在百亿元以上,其中,东山精密、沪电股份两家PCB(印制电路板)龙头市值均超过1000亿元。

    这些大市值龙头企业通常处于快速扩张或战略转型期,大多需要资金支撑海外扩张、研发投入、并购重组等核心战略部署,港股灵活高效的再融资渠道,恰可匹配其自身业务发展的资金周转与长期布局需求。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王杰森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量的海外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推动成交量提升,进而带动估值回升。加上政策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超大型和大型新股再次云集香港新股市场,预计香港在第三季度继续稳守全球新股融资额排名冠军宝座。”

    企业密集筹划“A+H”上市,本质是基于长期发展的多维度审慎选择。《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元融资”与“全球化”是多家企业提及的驱动因素。

    融资方面,赴港上市能为企业融资渠道提供“双保险”。通过两地上市,企业可同时对接内地与香港的资本,显著拓宽募资途径。同时,企业还能根据两地市场估值与资金环境,灵活选择融资窗口,优化资本结构。

    例如,今年,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股上市募资近99亿港元,刷新近年港股医药板块融资纪录。

    许多企业也将中国香港作为其全球化布局的“跳板”。例如,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显示,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目的是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赴港上市可拓宽全球视野、整合全球资源,夯实品牌“出海”与供应链全球化竞争力,提升国际形象与品牌认知。

    韩勇锋表示,中国香港作为全球资本“超级联系人”,是企业走向国际的天然平台。中东主权基金、北欧养老金等国际长线资本,多通过港股配置中国资产。赴港上市既能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也能为跨境并购、海外业务扩张等全球化战略提供资本运作支持。

    德勤报告预计,今年全年中国香港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融资额将达2500亿港元至2800亿港元。除以“A+H”的新股为主导外,医疗及医药公司、特专科技公司和消费板块公司上市也将成为市场的亮点。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