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傲男
作为投资者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做出投资决策的关键信息窗口,上市公司公告本应秉持严谨、准确、负责的态度进行披露。然而,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数据时状况频出,小数点错位、单位混淆等低级错误屡见不鲜,暴露出相关公司在信息披露工作上的严谨性不足。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出现“乌龙”数据的上市公司时注意到,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丽田园”)便是典型案例之一。因“无意的文书错误”,公司今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从“亿元”秒变“千万元”。
错填“小数点”
本是发布一份亮丽的业绩预告,美丽田园却搞了一份“乌龙”。
美丽田园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之初步评估及董事会现时可得资料,预计收入不少于人民币14.5亿元,较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不少于27%;经调整净利润不少于人民币17.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不少于33%;净利润不少于人民币1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不少于35%。
对于业绩变化,美丽田园方面表示,一方面是持续精进“双美+双保健”的商业模式,高毛利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带动公司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推动毛利率水平提升;另外,公司坚定执行“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轮驱动战略,带动公司规模增长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同时规模效应推动净利率水平持续提升。
在这份业绩公告发布后,美丽田园紧接着发布了一则业绩澄清公告,并表示,“由于无意的文书错误,正面盈利预告第二段中所述的预期经调整净利润及净利润数字应予以修订。”
记者对比发现,澄清公告中的经调整净利润为不少于人民币17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不少于33%;净利润不少于人民币17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不少于35%。
两处数据修改,前后变化是多了一个“小数点”和少了一个“0”。将175百万元,错写成17.5百万元,将170百万元,写成了17百万元。两个数据差错,将“亿元”变成了“千万元”。
业绩预告如此“马马虎虎”,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上海与梅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合伙人沈萌看来,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现类似数字错误反映出公司在上市后对香港交易所的财报规范要求存在准备不足、培训不够等问题,特别是香港市场和内地在财务报告编制上存在的术语、惯例等方面的差异,少了更审慎的态度。
“虽然这次差错没有给投资者带来潜在的损失风险,属于可以及时纠正并确保后续不再犯的范畴,公司未来应认真吸取教训、重视香港市场的规范。”沈萌如此表示。
“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加速发展
美丽田园于2023年1月16日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成为医疗及医美美容服务板块的一员。上市后,凭借“内生增长+外延并购”的双轮驱动战略,企业迈入发展快车道。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在美丽田园上市前的2022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6.35亿元和1.03亿元。2023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达到21.45亿元和2.3亿元。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5.72亿元和2.52亿元。
美丽田园业绩连续3年稳步增长的背后,除了固有的三大业务板块(传统美容、医疗美容和亚健康评估与干预服务)稳健发展外,公司还通过并购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扩张。其中,2024年3月份,美丽田园以3.5亿元收购中国第二大美容品牌奈瑞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奈瑞儿”)70%股权,整合其门店后,公司门店网络迅速覆盖大湾区核心城市。这让美丽田园在行业内的地位有所提升,也让奈瑞儿成为美丽田园的业绩亮点。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丽田园总门店数突破554家,覆盖全国逾100个城市,其“双美+双保健”商业模式持续释放规模效应,会员体系与单店效能双提升。
2024年财报显示,奈瑞儿下半年贡献收入2.9亿元,此次收购让美丽田园商业模式从过去的“三美”升级为“双美+双保健”,公司通过“内生式发展与外延式并购”方式实现了业绩与规模双重突破,在2024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保持业绩向上发展的势头。
对此,有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在美业消费升级及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美丽田园作为行业龙头,有望通过持续并购及模式创新,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双美+双保健’业务布局奠定稳健业务根基,内生外延战略构建长期增长空间,此外通过股权结构优化、高分红和股权激励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市场信心,有望迎来业务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提振。”东北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如此表示。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8月8日13时,美丽田园股价为27.2港元/股,总市值为64.14亿港元。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