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李静
5月4日,强生消费者健康全资子公司Kenvue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KVUE”,Kenvue以每股22美元的价格发行1.728亿股普通股,筹得38亿美元。
Kenvue以25.53美元的价格开盘,开盘后股价持续上涨,一度触及26.75美元盘中高位,涨幅一度超20%;截至当日收盘报26.9美元,上涨22.27%,市值为508.1亿美元。
对于此次分拆上市相关问题,《证券日报》记者致电强生方面,截至发稿电话并未接通。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强生分拆消费品保健业务单独上市,可以提高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独立经营运作,提高运营效率。业务上,强生公司可更专注于医疗和制药业务领域的发展,形成主营业务聚焦优势。
强生分拆Kenvue单独上市
据了解,强生在2021年11月宣布保留制药和医疗设备部门,将消费品保健业务分拆,并于2022年9月正式命名为“Kenvue”。
对于分拆原因,强生方面对外称为了根据两家独立公司各自的目标,进一步优化资本配置并提升财务表现。
“消费品保健业务与核心的制药和医疗设备的关联性较低,造成估值存在木桶效应,因此分拆非核心业务有利于股东价值最大化”广科咨询分析师沈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分拆后两个公司可以更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形成更大竞争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强生的业务中,消费品保健业务(Kenvue)的营收能力相对较弱,不及制药和医疗器材业务。
招股书显示,2022年,强生消费者保健业务收入149.5亿美元,同比增长0.5%;同期制药业务创造了525.6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近2%;同期医疗科技实现274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4%。
“强生分拆消费品健康业务单独上市可以使公司更聚焦于它的核心业务,提高各个业务板块的独立性和专注度,进而推动业务增长,减少潜在的利益冲突。”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分拆上市还可以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估特定业务领域的经营情况和表现,从而更有选择地选择投资。
据了解,此次上市前,强生持有Kenvue公司100%股权,此次IPO后,仍持股91.9%。
爽身粉一度陷入致癌风波
公开资料显示,Kenvue旗下主要有皮肤健康及美容、基础健康和个人护理三大业务板块,品牌包括家喻户晓的泰诺非处方感冒药、露得清美容产品、邦迪创可贴、李施德林口腔护理产品等,此外,Kenvue还生产以强生命名的婴儿爽身粉。
值得关注的是,强生婴儿爽身粉长期身陷致癌风波。
面对长期以来围绕产品问题的数万起诉讼。4月4日,强生公司宣布,计划在未来25年内支付89亿美元赔款,以解决针对其婴儿爽身粉及其他含有滑石粉产品涉嫌致癌的相关索赔。涉及相关索赔问题的子公司LTL Man⁃agement已再次申请破产保护,以期达成重组计划,该计划将“公平有效”地解决针对其含有滑石粉产品的索赔诉讼。
声明中称,强生此次提出赔偿金额比LTL Management公司在2021年10月首次申请破产时承诺的20亿美元赔偿金额大幅增加,相关和解方案已获得超过6万名索赔者承诺支持。
与此同时,强生公司强调,和解不代表公司承认有不当行为,也不代表公司改变滑石粉产品安全的长期立场。
“这个声明表示强生会分期支付赔偿,但没有承认不当行为,所以除非法院判定强生有罪并按照法官判决赔偿,否则当事主体已经申请破产,强生不太会承担连带责任。”沈萌表示。
据了解,Kenvue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还将销售强生的婴儿爽身粉,并承担强生在海外市场因滑石粉相关诉讼而产生的任何责任,而强生则保留与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产品的相关责任。
上述分析师表示,强生爽身粉事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于公司声誉和信誉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一个独立上市公司,Kenvue应更加注重其消费者健康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性经营和发展。
据了解,在分拆之后,Kenvue将与宝洁(PG.US)等消费品巨头、拜耳(BAYZF.US)和赛诺菲(SNY.US)等医疗保健公司的消费者部门以及葛兰素史克(GSK.US)于2022年7月上市的医疗保健公司Haleon(HLN.US)展开竞争。
(编辑 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