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李雯珊
新年伊始,深圳金融业迎来重磅消息。1月8日晚,在2023年首次“深圳创投日”活动现场,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着力打造要素集聚、业态齐备、开放融合的现代化财富管理生态圈,财富管理行业规模、创新能力、开放水平、影响力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深圳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深圳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含私募)、期货等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6.6万亿元,8家机构进入《2022全球资管500强》榜单。在此期间,深圳财富管理产品服务创新亦接连不断,首批养老理财产品、首批公募REITs基金率先落地深圳,深圳也成为国内首批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的城市。个人跨境投资方面,“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一年多以来,深圳地区业务总量占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业务总量超过1/3,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重大战略部署,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同意,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预计到2025年,深圳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0万亿元以上,吸引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财富管理机构不少于100家,注册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WFOEPFM)试点机构不少于300家。
《意见》深圳经济产业特色及资源禀赋优势,着重体现了产业集聚、科技赋能、跨境管理、生态体系等四个导向,主要包括:一是促进财富管理机构集聚,完善财富管理产业体系;二是支持财富管理行业创新,加快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三是加强深港财富管理合作,扩大财富管理市场开放;四是优化财富管理营商环境,营造行业良好发展生态。
下一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积极推动《意见》各项举措落地实施,加快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金融业的力量。
(编辑 李波 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