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彬彬
8月19日,正海生物披露2022年半年报。根据公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15.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8.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0.41%。
正海生物立足于再生医学领域,以提供修复和重建人体组织的再生医学产品、改善生命质量为目标,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半年,受国内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地区与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对应的相关科室无法正常开放。在这种情况下,正海生物迎难而上,积极开拓市场,产品销售实现稳步增长。上半年,公司口腔修复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16.40%,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568.07万元,同比增长2.10%。
研发方面,公司各项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光固化复合树脂(公司2021年年报中使用名称为“齿科修复材料—通用树脂”)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正式进入临床试验;乳房补片项目已完成临床试验牵头单位伦理审查及需要在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的备案工作;宫腔修复膜项目召开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拟用于轻中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
上半年,公司进一步扩大营销版图为未来销售的稳健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已在全国31个省份挂网,各省级产品挂网超过2000个品次,相较于2021年末增加了约350个品次。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公司充分利用优势的线上专业平台资源,进行快速高效的学术推广模式,树立市场信心,开展地级区域培训班等活动会议400多场次,进一步开拓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面对我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未来趋势,正海生物表示:“将始终坚守防患于未然的心态,密切跟踪市场动态、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主动迎接行业的挑战,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
公告显示,正海生物“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在已开展对应带量采购的5个省份均成功中选。公司称,此前的集采经验,将会助力公司争取更多区域性市场的“门票”。
此外,种植牙集采也蓄势待发。2022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明确种植牙品类纳入集采。上半年,四川省、安徽省、江苏省等地方层面已开始陆续提出推进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工作。
“种植牙作为口腔类耗材集采的开展,将带给市场怎样的影响,我们尚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得到,集采带来的降价成效,将会进一步扩大市场的需求。”正海生物表示,随着未来临床需求的增加,公司也将努力推动口腔修复膜和骨修复材料两个重要产品的市场销售,使得其使用量和市场占有率得到提升。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