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光启技术709基地产能提速 预计两年内达到满产状态

2021-05-11 13:36  来源:证券日报网 矫月

    本报记者 矫月

    5月10日,光启技术(002625.SZ)召开2020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发布。在业绩说明会上,光启技术总经理赵治亚对今年超材料产能、12亿元订单需求以及研发转批产项目等做了详细说明。他透露,公司今年计划生产的2万公斤超材料产品包括批产交付及研发试制,其中研发试制产品按项目节点确认收入,其中部分节点在本年内;公司预计12亿元的订货需求会在未来三年内完成交付;2021年将会有十余项产品转批产,目前在研项目近百项。

    据光启技术2020年度和今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20年度实现营收6.37亿元,同比增长32.25%;实现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41.90%。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16.13%,净利润2722万元,同比增长11.51%。需要注意的是,光启技术年度以及一季度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50.82%和61.82%。光启技术预计,2021年营收将实现10亿元,净利润超3亿元。

    作为全球超材料领域领军的研发生产企业,光启技术继续保持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并展现了持续性、规模化发展的能力。2020年光启技术超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增长86.09%,占合并营业收入的比例从45.56%大幅增长到64.11%;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利用客户拨付的研制经费以及自有资金开展定制化产品开发以及底层技术研究工作,合计投入金额17,443.48万元,相比同口径下2019年的12,721.61万元增幅达37.12%,巩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为持续获得尖端装备订单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光启技术超材料业务收入主要由研发和批产两部分组成,研发方面,实现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136.76%;在批产交付方面,新增一项产品由研发转入批产,实现超材料产品批产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5.55%。

    自光启技术去年11月发布12亿订单需求后,接连收到两份超材料批产合同,订单金额接近1.5亿元,近日的4484.51万元的批产订单是其披露的第三个批产合同,叠加本次合同金额,目前已经披露过的订单总金额近2亿元。赵治亚指出,12亿元的订货需求会在未来三年内完成交付。

    近日,光启技术发布公告称,与客户A又签订了4484.51万元的超材料批产合同,本次签订的合同为公司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等产品取得的持续性批量订单,产品价格已经在订货需求中明确,预计于今年底执行完毕,对公司今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两份合同批产日期为12月份,其批产后的金额绝大部分将会计算到今年业绩中,而第三次合同也明确指出“于今年底执行完毕”,那么按照超材料产品毛利率为58.26%计算,两亿元订单的营业利润就将达到1.16亿元,这将对于光启技术预计的“今年实现3亿元净利润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由于去年超材料订单大幅增长,光启技术的产能一直处于满产状态。赵治亚透露,银星基地于2020年底已经是满产超负荷状态,今年公司研发试制任务比上一年度大幅增加,公司计划研发试制主要在银星基地完成,批产交付主要在709基地完成。目前709基地已加速投产,公司预计709基地一期的产能利用情况同之前披露的一致,会在两年内达到满产状态。

(编辑 张明富)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