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莲
近期,贾跃亭创办的电动车公司FF(法拉第未来)宣布启动美股上市,而其上市计划将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来实现。这也让“SPAC上市”这一模式为大众所认知。
早在2020年7月初,优客工场与SPAC(SpecialPurposeAcquisitionCompany,“特殊目的收购公司”)达成合并协议、选择“曲线”赴美上市的消息爆出时,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何为SPAC。
但是显然,人们低估了SPAC的巨大威力。
仅仅几个月后,SPAC就开始风靡全球,连优客工场的全球队友、联合办公鼻祖WeWork都在2021年1月表示考虑选择SPAC方式借壳上市,据报道估值将逾100亿美金。
尤其最近,SPAC更是成为一股热潮。根据SPAC研究(SPACResearch)的数据,仅2月份,就有近60家SPAC确定了合并目标,这是有史以来SPAC发行规模最大的一个月;而进入3月,目前还有370多家SPAC在尝试寻求与1180亿美元规模的资本进行匹配。
而优客工场早在去年就选择通过此种方式借壳上市、并在行业寒冬期率先成为“联合办公第一股”。
优客工场选择这一模式的现实意义在于,中概股在美股市场所处的整体环境并不理想,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对金融市场造成了重大影响,鉴于市场波动及不确定性,优客工场对于IPO上市模式进行了充分研判,而随着SPAC模式在市场上越来越火热,更多投资者对SPAC模式展现出了非常积极的响应,这一模式体现出了较大的吸引力和稳定性。
大的趋势上,在城市创新趋势推动下,企业对于办公一站式、平台式服务的需求不断升级,围绕着服务标准化、移动化、数据化和智能化,运营管理输出正在办公空间服务上不断拥抱未来趋势。优客工场由此应运而生。
在其创办后不久,联合办公就发展到了“以创新研发、生态构建为主导”的阶段。而除了给入驻者一个办公的物理空间之外,优客工场还给客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及延展性,即,通过一张桌子来联结整个世界,在庞大的会员体系内共生共建。
可以说,优客工场师于WeWork,但又“青出于蓝”。
尤其是“后疫情时代”,优客工场已通过旗下孵化的希遇科技不断赋能各种空间。近期引起业界关注的“渭北工业区双创科技园”,就是科技赋能的典型案例之一,这一年产值23亿的园区,通过希遇科技的精细化运营,真正实现了智能管理及降本增效。
其创新的关键在于,希遇科技为园区提供了DOMES(读数)商业不动产SAAS管理平台,通过十大管理模块(基于资产租约合同管理,客户线索转化招商管理,开放IOT智能设备管理,数据决策的驾驶舱,租户和会员的增值运营等),在为客户进行资产管理、增值、赋能的同时,也为客户构建不动产数字化引擎。
上市后,优客工场成功完成2000万美元的募资增发,在“联合办公第二春”来临之前,为希遇科技等重点布局的项目储备了充足粮草。可以预见的是,在“后疫情时代”,优客工场将迅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关数据也足以支撑这一判断。截至2020年12月31日,优客工场覆盖城市56个,城市同比增加10个,增长率22%;项目总数达239个,增长率13%;轻资产项目总数达125个,项目同比增加78个,增长率166%;轻资产项目总面积达351461平方米,增长率105%。
(编辑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