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天,1300次。
这是美团单车广州用户杨先生今年3月的骑行“战绩”。在这1300次骑行里,他见证了一座城市活力的复苏。
杨先生是今年3月美团单车在全国最活跃的用户。身为数码行业的员工,复工复产后,他的生意也逐渐恢复。朝九晚六,他骑着美团单车穿梭在商铺之间递送零配件,每天往返几十趟是常事,但他享受这份忙碌。
“往返的次数越多,代表着生意越红火。”杨先生说,日子也在这1300次骑行中逐渐从疫情走出恢复常态。
杨先生的故事并非孤例。单车车轮转动的背后,是城市焕活的轨迹,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个性。
日前,美团单车发布“骑迹焕活城市”视频和报告,展示1月23日至4月8日的77天里,共享单车所体现的城市活力复苏印记。
报告显示,截至4月8日,美团单车全国日均骑行量较2月疫情爆发期间增长410%。焕活最快的城市前十位分别为西安、昆明、深圳、杭州、南京、上海、成都、天津、北京和广州,其中,西安的美团单车骑行数据在3月底便已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昆明、深圳、杭州也于4月8日前回归正常。
1月23日至2月3日是今年春节,恰逢疫情爆发,全民开启了宅家战疫模式,共享单车的骑行数据大幅下降。然而,还有这样一群“逆行者”,在单车车轮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北京的赵大哥是疫情期间最活跃的骑行者,12天骑行300多次的“成绩”源自他的热心肠。他说,疫情期间骑单车的人变少,单车的流动慢了,于是他每天戴着口罩出门,将滞留在犄角旮旯的单车骑到大路上,为需要出行的人提供方便。
33公里,则是95后护士甘如意在寒风中的骑行坚守。因牵挂工作,1月31日,她选择以骑行加搭顺风车的方式辗转近300公里回到武汉的医院工作。2月3日,在到达武汉市汉阳区后,甘如意找了一辆美团单车,靠手机导航继续骑行,如愿到达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甘如意说:“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挺有韧劲的,只要坚持过去就好了。”
在疫情最严峻的时期,1月23日至3月12日,仅在武汉就有28.6万人借助美团单车出行,累计行程超过325万公里,成为全国坚守岗位防疫人员的“逆行”缩影。
“骑迹焕活城市”报告显示,3月以来,全国主要城市的骑行早晚高峰恢复正常,其中上海、深圳每天“醒”得最早,早高峰从清晨5点开始,北京、天津、成都紧随其后,早高峰始于6点;杭州、南京、西安的早晚高峰骑行用户占比最高,成为自行车轮上的复工城市;深圳、昆明、广州因深夜和凌晨骑行人数占比高于其他城市,成为骑行“不夜城”;值得一提的是,最早“醒”的深圳同时也最晚“睡”,是“焕活力”最强的城市。
报告显示,4月以来,各大城市的商圈、景点和休闲场所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人们骑上单车体验春光,或是去惦念已久的餐厅和商场消费,这蕴藏的都是万千民众对安居乐业的实践和对城市焕活的行动。
而城市焕活也不只在这77天。如今,绿色便捷、环保健康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人出行的必备工具,它连接起了吃喝玩乐等各种生活场景,进一步体现了对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作用。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主任刘岱宗表示,骑行这一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升一个街区甚至一座城市的活力,通过推动本地商业,来促进属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