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影视剧限薪后,综艺节目明星轻松赚大钱的日子也结束了。
11月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网站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持续数月的“天价片酬”事件乱象治理一锤定音。
《通知》指出,为确保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健康有序发展,广电总局将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以及综艺嘉宾片酬,对于影视剧演员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此外广电总局将坚决打击收视率(点击率)造假行为。
依据广电总局上述规定,《创造101》、《爸爸去哪儿》、《极限挑战》、《跑奔吧》等热门综艺将受到影响。不光是节目播出受到限制,早前通过拍片或者参与走穴综艺的明星可以拿到上千万元甚至破亿元收入,如今恐将大幅下滑。
流量明星片酬已破亿
《通知》强调,将严格执行已出台的电视剧网络剧(含网络电影)成本配置比例行业自律规定,每部电视剧网络剧(含网络电影)全部演员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
同时,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惩戒力度,对违反规定的电视剧网络剧(含网络电影)演员,定期向社会公布名单并实施联合惩戒。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节目制作机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发行公司不得恶性竞争、哄抬价格购买播出电视剧网络剧(含网络电影),不得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政府资金、免税的公益基金等不得参与投资娱乐性、商业性强的电视剧网络剧(含网络电影)。
值得注意的是,影视制作成本不断攀升让制作方苦不堪言。根据猫眼数据,2012年的《甄嬛传》公开制作成本仅7000万元。
到了2015年的《武媚娘传奇》,制作成本一跃攀升至3亿元。
自此,3亿元的成本成了大型电视剧、网络剧的普遍制作水平,甚至有电视剧如《武动乾坤》、《赢天下》的成本已突破5亿元。
演员片酬正是影视制作成本的“大头”。根据领骥影视年报披露,钟汉良主演《一路繁花相送》,2016年支付的剧务费用为5000万元,单集片酬高达166万元。
单集片酬紧随其后的是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天盛长歌》女主倪妮。据出品方年报披露,2017年支付的剧务费用为9778万元,其单集片酬高达140万元。
《如懿传》的制作成本约为3亿元。根据新丽传媒的招股说明书披露,2016年支付给天津欣喜相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女主周迅方)的《如懿传》剧组劳务费用为5350万元,支付给东阳横店连俊杰影视文化工作室(男主霍建华方)的劳务费用为5072万元。这意味着仅两位主演的公开片酬占总制作成本的比例接近35%。
某影视制作方代表叶蓉(化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许多一线的流量明星片酬基本都是一亿元,“少的话根本没得谈。”
高片酬也将压力传导至平台方。2011年《甄嬛传》的独家网络版权被乐视网以2000万元的总价购得,折算到单集的网络版权价格仅26万元/集。相比之下,2017年《如懿传》的8.1亿元的独家网络播出权售价,单集价格涨至900万元/集,是6年前《甄嬛传》的35倍。
跑男101少女们要凉凉?
广电总局称,对影视明星参与节目的片酬要控制合理额度,坚决纠正高价邀请明星、竞逐明星的不良现象。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19:30-22:30播出的综艺节目要提前向总局报备嘉宾姓名、片酬、成本占比等信息,每个节目全部嘉宾总片酬不得超过节目总成本的40%,主要嘉宾片酬不得超过嘉宾总片酬的70%。
《通知》中,广电总局表示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严格控制影视明星子女参与的综艺娱乐和真人秀节目,减少影视明星参与的娱乐游戏、真人秀、歌唱类选拔等节目播出量。
依据广电总局上述规定,《创造101》、《爸爸去哪儿》、《极限挑战》、《跑奔吧》等热门综艺将受到影响。
根据业内公认的标准,一般综艺节目根据量级大小可分为“S级”、“A级”、“二线”和一般节目等类型,其中“S级”对应的艺人片酬单集可达500万元。以一季节目10期到13期来计算,艺人作为常驻嘉宾的总节目片酬至少在5000万元以上。而“A级”节目大概总片酬在2000万元上下,“二线”节目为数百万元,一般节目为数十万元。
早前媒体报道,范冰冰在《极速前进2》中的报价为6000万元一季。徐峥参加《食在囧途》的单期片酬为600万元,算下来一季节目的总片酬达到7500万元。黄渤拍摄《极限挑战》的片酬是4800万元/季。还有艺人参加综艺是按天或者按期计算的,如刘烨参加《爸爸去哪儿》是450万元/天,林青霞参加《偶像来了》则是240万元/期。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综艺节目的明星片酬指导意见其实已经开始执行,每期节目艺人总共片酬不能超过80万元,一季节目所有明星片酬加起来不能超过1000万元。而这一消息,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证实。爱奇艺CEO龚宇8月份曾表示,限制综艺节目演员片酬的指导意见已经开始执行。
叶蓉表示,限制综艺片酬不仅改善了综艺节目制作环境,同时也在推动影视片酬限制的有效实施。“演员一般不太愿意自降身价,他可以这段时间不接片子,但可以走穴综艺赚回没有拍片的损失。”
收视率造假人人喊打
“加强收视率(点击率)调查数据使用管理,坚决打击收视率(点击率)造假行为。”广电总局表示,坚决反对唯收视率(点击率)倾向。严禁播出机构对制作机构提出收视率承诺要求,严禁签订收视对赌协议。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干扰、造假收视率(点击率)数据。相关行业协会和社团组织要有效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督促全体会员自觉抵制收视率(点击率)造假行为。建立健全深化宣传、广电和公安等部门联合协调打击收视率(点击率)造假工作机制,对从事、参与收视率(点击率)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和人员坚决予以惩戒。
本次广电总局对收视率造假的关注,或与早前导演郭靖宇实名举报有关。导演郭靖宇9月15日在个人微博上发布题为《起来,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决一死战》的长文,怒怼收视率造假问题,并以亲身经历告知,自己正在播出的新剧《娘道》曾被要价7200万元作为买假收视率以保障顺利播出的“保护费”。文章发布后,迅速引起业界关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9月16日通过官网发文称,已就收视率问题展开调查。“针对收视率问题的與情和反映,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叶蓉坦承,收视率造假在业内已经司空见惯,由于目前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收看影视剧渠道发生变化,造成开机率持续走低。许多电视台为了吸引广告商,变相要求影视剧制作方要达到多少的收视率。“华策的《天盛长歌》质量特别不错,但就是因为公开不买收视率,最终草草收场。”
11:08 | 佛塑科技收购金力股份 战略布局新... |
10:55 | 中广天择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多... |
10:55 | 重磅突破!一汽解放全自主无人驾驶... |
10:55 | 一汽解放多领域实现突破 技术创新... |
10:53 | 奇安信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3.49亿元 ... |
10:52 |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AI规模应用... |
10:48 | 承载品牌向“宽”发展重任 领克900... |
10:42 | 韧性筑基激活乘数效应 伊利股份迈... |
10:39 |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4月... |
10:38 | 致远互联亮相2025 IT市场年会 |
10:32 | 研判金属价格走向 安泰科召开2025... |
10:30 | 扎根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链 科创板相...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