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联影医疗进军超声赛道 以AI赋能产品提质增效

2025-11-14 23:53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金婉霞

    近日,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发布公告称,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三个系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以下简称“超声”)已于日前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意味着,联影医疗的超声产品线拿到了“准生证”,即将接受市场考验。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联影医疗首批获证的超声产品,也是该公司首次对外公开超声产品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X射线成像(XR)和超声并称现代医学四大影像技术。其中,联影医疗在CT、MR、XR领域已均有布局,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3.0T以上超高场MR连续登顶细分市场第一,CT全球累计装机超万台。

    “进军超声领域,既是为补齐公司在影像技术板块中的‘最后一块拼图’,同时,我们也观察到,AI的发展为超声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会窗口。在这一背景下,联影医疗选择布局超声产品线。”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对《证券日报》表示,2019年,联影医疗便开始对超声产品进行立项开发,并在产品进行底层开发时就已为之建构了AI能力。

    构建差异化能力

    11月12日,联影医疗对其系列超声产品进行了全球发布。《证券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系列超声产品在外观上与传统超声并无二致。工作人员提示称,其核心的差异化能力在于软件。比如,前述的超声产品搭载了针对肝脏超声检查的智能体应用,可以赋能肝脏超声的扫查、诊断、结构化报告生成等全工作流程并回答专业的医学问题。

    记者看到,联影医疗的工作人员手握超声探头正对患者腹部进行扫描,另一端的设备“大脑”快速阅读信息并发出提示音:“发现异常,正在进行分析和诊断。”不一会,一份检查报告即呈现在屏幕上。随后该工作人员又手动选择了对特定区域进行人工筛查。检测完成后,设备很快便自动出具了检测数据及报告。就这样,过去需要数分钟才能完成的肝脏超声在短短几秒内就完成了。

    针对心脏的超声检查产品同样主打快捷。只见联影医疗的工作人员右手持超声探头对患者的心脏进行扫描,仅需要按压一次按键开启功能,系统就能自动完成十几个检测项目的图像抓取并生成报告。“在传统模式下,这十几项检测项目的图像建立、筛选工作需要医生一帧一帧手动完成,现在AI可以基本实现‘全自动’。”该工作人员表示。

    据联影医疗方面提供的数据,使用智能工作流后,超声设备对切面的识别时间可缩短到20毫秒之内,在100毫秒内完成单帧图像的自动测量,对于单切面的扫查时间仅需要10秒。

    联影医疗超声事业部总裁林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I是联影医疗系列超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医院端市场来看,超声市场存在供需不匹配现象。大型三甲医院面临着患者众多的难题,导致许多患者常常需要提前数月排队挂号;但在基层医院,超声检查又有医生临床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等痛点。我们认为,AI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林峰称。

    在采访中,林峰还提到了一处细节,即超声也是医疗数据的“富矿”,未来基于超声扫描的数据有望进一步赋能智能体迭代,创造新的应用可能。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联影医疗已在布局可穿戴超声、可自主执行超声检测的具身智能等前沿产品。

    市场空间广阔

    在业界看来,联影医疗进军超声市场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此前就已有相关消息传出。”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超声是现代医学四大影像技术中保有量最大的医学影像设备,超声装配简单,只需通电即可工作,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市场,其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

    行业调研公司Signify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为90.2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21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1%。庞大的市场空间也吸引着其他医疗设备企业。

    对于行业竞争,联影医疗董事会秘书蔡涛对记者表示,在超声领域,联影医疗将继续坚持“高举高打”战略。

    “依托于CT等医学影像设备产品线,联影医疗已经积累起了较有优势的销售渠道、营销网络、品牌口碑等,这些既有的优势条件仍将服务于我们超声产品的市场开拓。”蔡涛称。

    据公告,此次联影医疗获得“准生证”的三个系列超声覆盖了超高端至高端、中端及经济型市场的全系列产品,可全面支持在全身、心脏、产科、妇科、儿科、生殖、血管、重症、急救、麻醉及床旁等多种科室和应用场景中的使用。

    另据林峰介绍,目前这三个系列超声产品的海外上市申报工作正在同步进行。“我们已在美国西雅图建立了超声研发中心与海外超声营销团队,并已经与新加坡、北美等海外客户开展临床合作。”林峰称。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