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蒙婷婷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尚丰路439号的这座工厂,是四川优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机股份”)投资建设的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该基地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几年,我们厂区一年一个新样貌。高精密加工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厂区生产线不断完善,规模化生产能力大幅跃升,厂区年产值逐年攀高。”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深入优机股份调研了解到,面对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优机股份聚焦油气化工、工程矿山机械、通用机械、液压系统等领域设备及零部件和航空航天零部件精密加工等五大核心业务,以内驱力筑基、全球化破局,实现收入规模跨越式增长。
资本赋能:
募投项目稳步落地
在基地内的复合材料加工区,记者看到,层层堆放的纸蜂窝、铝蜂窝原材料,经过巨型数控加工设备后完成蜕变,成为满足制造航空飞行器部分结构件所需高刚度、轻质量要求的重要填充物。
作为航空航天零部件精密加工领域的后来者,优机股份已逐步构建起涵盖航空液压系统零部件、起落架零部件、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航空工装模具及复合材料零件、航空航天超高精度零部件等五个细分领域的生产能力。
记者还看到,由数台白色精密加工设备组成的生产线正伴着阵阵轰鸣声有序作业。这是优机股份自2022年6月24日上市后的资本运作成果,随着在航空航天领域高精密零部件领域有着深厚积淀的成都比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并入,优机股份在高精密零部件制造、加工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上市是优机股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董事长罗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本身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综合实力,包括资金、企业影响力、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尤其是,募集资金的投入使用直接推动并强化了公司新布局的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业务板块的发展。”
与此同时,IPO募投项目的逐步落地为优机股份带来显著变化。其中,“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于2024年4月份建成投产,公司新增航空起落架等液压零部件产能2.4万套/年、航空工装型架0.8万套/年。
产能扩张带来了规模效应。2024年,优机股份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业务收入规模达到9162.19万元,这一数值较2020年增长超过七倍。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板块实现收入5064.08万元,同比增长47.51%,成为公司业务板块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目前,优机股份新一轮产能扩张已启动建设。2025年8月份,优机股份顺利完成北京证券交易所实施注册制改革后的首单定向可转债项目,成功募集资金净额约1.15亿元,用于阀门智能柔性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技术改造项目和高端铸造及加工改扩建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其智能制造水平。
罗辑告诉记者:“上述募投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深化公司与大型央企间的合作,同时也利于公司抢抓欧美机械产业产能转移的有利时机。”
技术突围:
创新成果爆发式增长
在创新技术的加持下,优机股份先进制造能力不断提升。
位于四川眉山的优机股份铸钢件及材料生产基地内,炽热的金属熔液如赤色瀑布般倾泻而下,精准注入特制铸型中。经过精密调控的冷却、精整与质检等数十道工序后,单件重达25吨的高品质铸钢产品以严丝合缝的精度最终成型。
目前,优机股份还在四川广汉建有油气化工流体控制设备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在澳大利亚建有通用流体控制设备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在进行产能扩张的同时,优机股份聚焦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及工艺创新等领域持续攻关,以高比例的研发资金投入,为产品的可靠性和差异化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开发的全球最大口径的压力平衡式旋塞阀,已经运用在埃及西门子80亿欧元能源项目上;公司研制的海上漂浮式风电铸造结构件,参与了某北欧客户首台风电样机的制造,并成为唯一一家参与该项目的中国机械零部件制造企业……”谈及企业取得的成就,罗辑如数家珍。
2022年,优机股份给位于非洲的肯尼亚蒙巴萨KOT油码头项目提供了全套电动、电液联动球阀和平板闸阀,助力“一带一路”工程建设。
2023年,我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的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1期开发项目投产。优机股份为该项目提供了全套自控气动关断阀,该批次产品可适应海上平台苛刻工况要求。
截至今年上半年,优机股份共获得专利175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具体来看,优机股份研制的56″Class900高压大口径全焊接球阀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新型密封与防尘结构系列液压油缸”项目被认定为“国际先进”。2024年,公司自主开发项目“新型转运车举升液压油缸”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完成科学技术成果登记。
依托自主生产掌握核心技术与产品质量,优机股份高效整合超过300家外部制造资源,成功构建了以“自主生产+协同制造”的柔性制造模式,在增强其智能制造能力的同时,能够快速响应全球客户的多样化、定制化需求。
罗辑表示,近年来,优机股份参与了众多新项目开发,技术储备持续升级,高端制造能力明显提升。尤其是柔性制造模式的建设与运用,公司产品交付能力大幅提升,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
全球视野:
收入规模逼近10亿元大关
近年来,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攀升,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峻考验。
凭借前瞻性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以及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与海外渠道,优机股份成功拓展了多个海外新市场,国际业务实现逆势增长。
自2001年创立伊始,优机股份便深耕出口业务。长期浸润于全球市场,铸就了优机股份对国际趋势敏锐洞察的深厚基因,亦为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奠定了关键基础。
早在2014年,优机股份就通过收购澳大利亚本土领先的阀门制造商和供应商——约翰阀门制造有限公司的股权,顺势入局水工流体控制设备及零部件领域,进而强化了公司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市场的竞争优势。
自此,优机股份国际化战略布局迈向新纪元。
为进一步拓展澳大利亚市场,优机股份于2020年收购了格雷迪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的75%股权,强化公司面向矿山、冶炼、重型机械制造及维修行业提供专业工程设计、流程优化及备品配件采购服务的能力。
2023年,优机股份以2000万泰铢在泰国设立控股子公司——优机实业(泰国)有限公司,深化液压与气动设备和零配件业务的全球化布局。随着境外生产基地战略布局的推进实施,优机股份液压系统零部件领域的订单逐步增加。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082.02万元,同比增长24.63%。
目前,优机股份正以战略眼光聚焦中东市场,全力以赴加速开拓这片极具潜力的新市场。今年7月份,优机股份宣布,计划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投资设立控股孙公司——精控流体技术(中东)有限公司,推动公司在中东地区阀门产销业务布局。
罗辑表示:“公司通过构建本地化制造与技术服务体系,提升对国际业务客户的响应效率与服务质量,持续强化公司应对全球经济格局波动的核心竞争力。”
受益于国际业务的高速增长,优机股份2024年收入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9.69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延续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7.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814.16万元,同比增长15.25%。
“十五五”新征程即将开启,罗辑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优机股份将继续坚持以高端制造为核心方向,以技术创新为内生动力,将先进智能制造技术运用于各生产环节,持续推动五大核心业务体系协同并进、均衡发展,坚持国内与国际市场协同发展,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定制化设备及零部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卓越业绩回报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投资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