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红
11月6日晚间,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大维格”)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5.1亿元收购常州维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维普”)51%股权,交易完成后常州维普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资料显示,常州维普主营业务聚焦半导体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和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两类产品均为半导体量检测核心设备,技术门槛高。作为国内极少数实现该领域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常州维普的核心技术与算法均为正向自研,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自主可控,产品已进入国内头部晶圆厂及国内外头部掩膜版厂商的量产线。
财务数据显示,常州维普经营状况稳健且增长潜力突出。2024年其实现营业收入6418.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55.57万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08.0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0.6万元。截至2025年10月底,其在手订单约2.5亿元,合同负债超过1亿元,1月份至10月份,其营业收入超过1.1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超过5100万元。
根据盈利预测,常州维普2025年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57.80万元,创始股东承诺2025年至2027年,其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4亿元。
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2025年6月30日为基准日,采用收益法评估确定常州维普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9.98亿元,与账面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7349.26万元相比增值9.25亿元,增值率为1257.96%。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对方中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红土一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苏大维格持股5%以上股东同属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制的下属企业,构成关联交易,但相关议案已获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及董事会审议通过,关联董事已回避表决,决策程序合规。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苏大维格此次收购的核心是产业链协同整合,其核心产品激光直写光刻机市场开发与验证周期较长,而常州维普在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领域拥有成熟客户体系与量产经验,双方客户高度重叠,收购后可快速推进光刻机市场渗透,降低拓展成本与周期。
技术层面的优势互补同样值得关注。苏大维格在光学系统、精密运动控制平台等硬件领域积累深厚,常州维普则在核心算法、软件系统、电气电控系统等方面具备显著技术优势与量产经验。二者的技术融合将有效提升苏大维格在直写光刻领域的研发实力,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同时助力常州维普在先进制程光学系统方面实现突破,形成“光掩模制造设备+缺陷检测设备”的协同布局,增强整体市场竞争力。
从行业背景来看,半导体设备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支撑,赛道壁垒高、成长空间广阔,其中检测设备更是保障芯片良率的关键环节,行业整体呈现技术迭代加速、市场需求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竞争格局高度集中,头部效应显著。苏大维格通过收购常州维普直接切入这一高壁垒赛道,不仅有效拓展了自身业务边界,更关键的是完善了在半导体核心装备领域的战略布局,形成了从制造到检测的关键环节覆盖,为参与行业深层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此次交易具备明确的战略价值与协同潜力,但仍需警惕潜在风险。本次交易1257.96%的高增值率虽契合行业高成长性,但若行业环境、市场需求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估值与实际价值偏离;叠加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常州维普业绩承诺兑现存在不确定性。同时,交易后形成的商誉面临减值风险,双方在业务、管理、文化等方面的磨合效果,也将直接影响协同效应释放。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长远来看,此次收购为苏大维格培育了全新的利润增长点,完全契合其向半导体高端装备领域转型的战略规划。若能顺利实现技术融合与市场协同,苏大维格有望构建起从光掩模制造设备到检测设备的完整产业布局,在激烈的半导体设备行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市场地位,其长期发展潜力值得关注。”
(编辑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