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林艳
9月10日,由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光集团”)牵头、涵盖保险投资机构与地方政府基金的银团收购方与贝恩投资正式达成交易协议,以280亿元现金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以下简称“秦淮数据”)。由此,秦淮数据迎来发展历程中的全新里程碑,而数据中心行业目前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也由此诞生。
“这一交易行为标志着数据中心行业进入资本整合深化期。未来并购逻辑将转向‘区位价值+客户黏性+能效水平’综合评估,这也预示着中小厂商生存空间压缩,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特征愈发显著。”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行业最大规模并购交易
“这是中国数据中心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秦淮数据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说,“这一交易能够为公司注入产业端的稀缺资源,让公司在AI革命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获得强劲的发展新动能。”本次收购也是东阳光集团主动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服务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关键一步。
通过此次交易,秦淮数据与东阳光集团在绿色低碳领域形成的资源互补与战略协同,将驱动“算电协同”新模式的构建,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定义新范式,确立新基准。秦淮数据的冷却技术与东阳光集团在液冷材料、精密制造等领域的积淀相结合,将显著提升算力基础设施的能效水平。“随着双方整合的深入推进,依托各自上下游优势资源,双方也将有机会向以自动标识与数据采集(AIDC)为核心的AI全产业链拓展业务,释放更多元的协同价值。”秦淮数据CEO吴华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未来,通过整合双方在液冷材料、AIDC领域及清洁能源的相关资源,东阳光集团将与秦淮数据全力构建‘绿电—硬件—技术—算力—人工智能—运营’协同共进的数字基础设施生态,共同打造服务于人工智能的超大规模绿色智慧算力中心,夯实智能算力这一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石。”东阳光集团董事长张寓帅对记者说。
产业蓬勃发展
当前,中国的数字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据中心及配套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算力基础设施,其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快速扩容态势,行业增长前景广阔。
数据中心行业的配套产业也在飞速发展,比如液冷、AI芯片等细分领域已成为增长主力。为引导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液冷等技术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因地制宜推动液冷、蒸发冷却、热管、氟泵等高效制冷散热技术,提高自然冷源利用率。
“随着算力密度的提升,液冷已经成为高功率数据中心散热的核心解决方案。”秦淮数据工作人员介绍,“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公司联合生态伙伴共同启动了冷板液冷系统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规范系列行业标准的立项,成立专家组,加速数据中心冷板液冷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郭涛提示,在数据中心及配套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严控无序扩张,新建项目必须满足严格能耗标准。确定技术方向时,要避开“只追求高功率密度、忽略散热”误区,必须搭配部署先进冷却手段,防止出现散热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