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红
9月1日晚间,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大维格”)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常州维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维普”)不超过51%的股权,交易对价预计不超过5.1亿元。若收购完成,苏大维格将实现对常州维普的控股,此举为其在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布局再添关键一环。
公告显示,常州维普是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产品为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系收入主要构成)和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两类产品均属半导体量检测核心设备。作为国内极少数实现半导体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常州维普核心技术、产品及算法均通过正向自研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主要核心零部件已实现国产化与自主可控,其产品已成功进入国内头部晶圆厂及国内外头部掩膜版厂商的量产线,具备成熟的市场应用基础。
交易双方约定,常州维普需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累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不低于2.4亿元(含)。以此为基础,常州维普100%股权整体估值暂定为不超过10亿元(含)。
从行业背景来看,光掩模(Photomask)又称掩模、(光刻)掩膜版、光罩等,是微电子制造过程中图形转移的核心母版,也是半导体、平板显示等行业生产制造的关键材料。当前,国内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市场长期被海外企业主导,国产率不足3%,国产替代进程尚处于早期阶段,市场空间广阔。而苏大维格在高端智能装备领域聚焦激光直写光刻机与纳米压印光刻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激光直写光刻机是光掩模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国内半导体企业所用的同类设备主要依赖美国应用材料(AppliedMaterials)、瑞典迈康尼(Mycronic)等美欧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激光直写光刻机与掩模缺陷检测设备在核心部件构成上高度相似,均由光学系统、核心算法、软件系统、精密运动控制平台、电气电控系统五部分组成。其中,苏大维格在光学系统、精密运动控制平台领域积累深厚,常州维普则在核心算法、软件系统、电气电控系统方面具备技术优势与量产经验,双方技术互补性显著。收购完成后,苏大维格有望通过技术整合增强苏大维格在直写光刻领域的研发实力,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同时借助常州维普的现有客户资源,大幅降低苏大维格激光直写光刻机的客户开发成本与产品验证周期,推动其在半导体掩膜制造领域的量产应用。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半导体设备行业中,客户资源与市场验证是关键壁垒,尤其关键设备需长期测试验证才能进入供应链。常州维普已深入下游客户体系,苏大维格收购后可借其合作基础获取定制化需求,通过组合方案深化合作,缩短验证周期,还能借“生产-检测”一体化供应提升客户黏性,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签署的《股权收购意向协议》仅为双方初步意向约定,股权收购事宜仍处于筹划阶段,尚未完成相关审批程序与实施步骤,短期内不会对苏大维格的生产经营及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本次交易存在多重不确定性。一方面,常州维普承诺的业绩目标受行业周期、市场竞争、技术迭代等因素影响,存在兑现风险;另一方面,常州维普核心技术团队稳定性至关重要,核心股东与管理者的留任情况、技术人员是否流失,将影响技术延续性与业绩表现。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多聚焦单一领域,抗风险与协同能力弱。苏大维格收购常州维普,探索“设备集群化”模式,可通过技术协同降本提效,契合晶圆厂“一站式解决方案”需求,符合海外头部厂商发展路径。随着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提升,设备企业整合将成趋势,此次收购若落地,或为行业提供整合样本,推动企业从“单点竞争”转向“系统竞争”。
柏文喜进一步补充,投资者需关注三项关键进展评估交易价值,一是尽职调查中标的核心专利完整性、客户合同稳定性及经营合规性;二是正式协议中业绩补偿机制的考核方式、补偿手段与责任主体;三是关联方是否参与交易及定价公允性,避免利益输送风险。
(编辑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