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万晨曦
近日,深圳太辰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辰光”)、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工科技”)等多家光模块上市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均显示业绩大幅增长。
“上半年光模块企业业绩的大幅增长,与算力需求的提升密不可分。”智参智库特聘专家袁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全球AI产业加速渗透,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云计算等场景对算力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直接催生了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旺盛需求。而光模块是算力传输的核心部件,相关企业成了直接获利者。
受益于算力需求提升
2025年上半年企业业绩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光模块企业中,太辰光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8.28亿元,同比增长62.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18.02%。珠海光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5.97亿元,同比增长41.58%;归母净利润为5186.97万元,同比增长70.96%。华工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
多家公司明确表示,上半年业绩增长得益于市场算力需求的提升。
例如,华工科技表示,随着国内互联网及设备厂商算力需求上升,公司联接业务中400G、800G高速光模块需求加快释放,带动收入与盈利增长。
太辰光在2025年半年报中提到,随着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高密度连接成为高速率传输的核心支撑,MTP/MPO等集成化无源器件因适配多通道光口演进,需求同比增长显著。部分关键器件实现自主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结构变化带来毛利率上升,是净利润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
除已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报的企业外,多家光模块公司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同样表现亮眼。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23亿元至4.07亿元,同比增幅为55.00%至95.00%;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际旭创”)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至44亿元,同比增长52.64%至86.57%;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易盛”)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元至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至385.47%。
“光模块企业上半年业绩的大幅增长,既是市场需求升温的直接体现,更印证了光模块在AI算力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这种表现不仅彰显出行业强劲的盈利韧性,更为整个光模块行业的持续增长筑牢了根基。”北京艾文智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曹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光模块行业热度攀升
上市企业加码研发扩产
随着AI算力需求的持续攀升,光模块作为数据传输的核心组件,市场需求呈现加速扩张态势。
市场调研机构Yole Group分析,2024年在数据通信细分领域,AI产业驱动的光模块市场需求同比增长45%。预计2025年全球1.6T光模块收发器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约270万个增至约420万个。
面对持续高景气的市场行情与广阔的增长空间,光模块上市企业纷纷聚焦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拓展产能规模抢占技术制高点与市场份额。多家公司近期在投资者互动中回应了业务布局与发展规划。
华工科技近日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9%。公司强化创新链及产业链融合,聚焦专精特新产品研发,突破关键技术。产能方面,8月20日,华工科技光电子研创园一期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投产,一期达产后,每年将有4000余万只光模块向全球交付,产值预计超300亿元。
太辰光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光模块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补充,一方面是满足客户的配套需求,另一方面也对无源产品的研发起到较好的促进。目前,公司800G光模块已经有供货,1.6T光模块正在研发。公司今年在国内新租厂房以及越南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大规模扩充产能,未来也将结合业务进展及市场需求动态扩产。
中际旭创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公司明年将规划更多数据中心建设,800G和1.6T的需求有望增长,整体行业保持高景气度,公司会加强在产能、出货结构、良率等多方面的努力。
新易盛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硅光方案的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产能侧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订单情况持续扩产;泰国工厂一期已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二期已于2024年末建成并于2025年初投产,目前处于产能持续扩充阶段。
“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光模块上市企业通过加码研发扩展产能,有望在这一轮行业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收获更为丰厚的市场回报,而整个光模块行业也将在企业的积极推动下迎来更为繁荣的发展阶段。”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年,随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集中落地,光模块相关产品的供货量将迎来高峰。此外,5G-A网络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兴起,将为光模块市场需求提供长期增长动能。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