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玉
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AI算力需求爆发、智能汽车加速渗透、商业航天崛起,推动芯片需求持续攀升。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复苏的背景下,8月20日晚间,紫光国微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相关公告。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长6.07%;归母净利润6.92亿元,同比下降6.1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53亿元,同比上升4.39%。
行业复苏下技术壁垒高筑
紫光国微为国内主要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上市公司之一,以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为两大主业,同时布局石英晶体频率器件领域,为移动通信、金融、政务、汽车、工业、物联网等多个行业提供芯片、系统解决方案和终端产品。
面对行业发展机遇,紫光国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投入达6.87亿元,同比增长1.41%。报告期内取得发明专利26项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
在技术创新方面,紫光国微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持续迭代。据介绍,公司的高性能射频时钟、多通道射频采样收发器、低功耗以太网PHY、低噪声电源模组、系统监控电路等模拟产品技术指标国内领先,订单持续增加。同时,高端AI+视觉感知、中高端MCU等新产品的研制也进展顺利,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矩阵。
多赛道开辟新增长点
半年报显示,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方面,报告期内,紫光国微货架产品已超过800款,覆盖AI+视觉感知、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网络与接口、模拟器件、ASIC/SoPC等多个专业领域。
“我们以FPGA、SOC、SoPC、DSP等主控芯片为核心,持续完善特种主控及配套产品矩阵。”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中模拟芯片占比约为40%至50%,增长速度约在18%至20%。2025年,在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方面,从订单角度来讲,整体偏乐观;但目前难以预测2026年及2027年的订单情况。公司将继续丰富产品品类,抢占下游市场,不断巩固和提升市场占有率。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商业航天这一新兴市场取得重要突破。报告期内,紫光国微推出了宇航用FPGA、回读刷新芯片、存储器、总线接口等多系列产品,可提供完整的宇航用系统解决方案,已获得核心用户批量应用。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是紫光国微另一大核心业务,报告期内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告显示,公司在全球SIM卡芯片市场地位稳固,多品类eSIM解决方案已在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实现商用;搭载全球首款开放式架构安全芯片E450R的银行卡试点首发,助力金融IC卡国产化。
汽车电子业务成为智能安全芯片板块的最大亮点。“我们的汽车安全芯片解决方案品类更加完善,已在多家头部Tier1和主机厂量产落地,年出货量达数百万颗。”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报告期内,紫光国微还推出了新一代汽车安全芯片T97-415E,助力国产汽车品牌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表示,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持续增长,国内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紫光国微作为集成电路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红利。公司在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三大业务板块的全面布局,以及在商业航天、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积极拓展,将为未来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