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鹏
过去一周,国际金价经历“过山车”式震荡。10月9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一度冲高至4059美元/盎司,创下历史峰值,随后出现显著回调,单日收跌1.62%,报3976美元/盎司。不过,市场很快重拾升势。根据Wind资讯最新数据,截至10月12日记者发稿,伦敦现货黄金报价4017.85美元/盎司,较前一日上涨1.05%,盘中最高触及4021.96美元/盎司;与此同时,纽约黄金期货表现更为强劲,单日涨幅达1.58%,收报4035.5美元/盎司,刷新历史高点。
在笔者看来,金价“过山车”行情的背后,是短期市场情绪波动与长期支撑逻辑的激烈碰撞。
从本质上看,金价显著回调是多重短期压力集中释放的结果,例如,伦敦现货黄金短短十余天内涨幅明显,部分投机资金借历史新高点兑现收益,对金价形成短期压制;此外,海外地缘风险边际缓和,让短期避险资金出现阶段性撤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素均不具备持续性,市场对黄金的核心需求并未因短期波动而消退。
而回调后的快速反弹,也恰恰印证了金价背后多重长期支撑逻辑的坚实性。
首先,全球央行持续的购金行为为金价构筑坚实的“安全垫”。例如,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为我国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此外,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166吨,波兰、土耳其、卡塔尔等新兴市场央行为主要买家。这背后是各国对美元信用弱化的应对,为金价上涨提供了长期动能。
其次,从货币政策周期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已然开启。尽管市场对美联储降息节奏的预期可能反复,但随着美国经济逐步承压,宽松进程的延续是明确趋势。历史经验表明,降息周期中黄金往往能获得显著涨幅。特别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姆斯于10月9日明确表态,支持在今年年内进一步下调利率,以应对劳动力市场可能出现的急剧放缓风险,这一表述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降息周期持续推进的预期。
最后,投资端需求结构升级,为金价提供了持久的消费端支撑。普通投资者正从“装饰性购金”转向“资产性配置”,黄金ETF与实物金条销量的双增长便是直观体现。以A股市场为例,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我国黄金ETF成交额达1.0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477.13亿元激增214.45%,庞大的交易规模反映出投资者对黄金配置需求的提升。
这轮金价“过山车”行情,既是市场短期情绪与数据扰动的正常反应,也是金价长期支撑逻辑的一次集中验证。从各国央行购金筑牢“安全垫”,到美联储降息周期的确定性,再到普通投资者配置需求的结构性升级,多重力量共同构成了金价上行的坚实基础。未来,尽管美元波动、海外地缘风险反复等因素仍可能引发金价阶段性震荡,但全球资产配置中“黄金权重提升”的趋势已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