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王娟
7月24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高,盘中交投活跃,3800多只个股上涨。

板块中,海南相关概念板块大涨,根据东方财富数据,海南本地个股中超半数股票涨停,包括康芝药业、海航控股、海南机场、海南矿业等16只个股,海南板块整体涨幅超9%。

此外,免税概念板块、赛马概念板块纷纷涨超4%,位居概念板块涨幅前列,其中千亿元市值龙头中国中免也在盘中“10CM”涨停。

消息面上,7月23日,国新办就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确定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此外,财政部也于7月23日发布消息称,为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的通知》,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时的货物税收政策。
据介绍,更新后的封关政策可定位为“四个更加”:
一是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二是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三是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四是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对“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保障各项开放政策平稳落地。
在市场机构看来,封关后的货物税收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明显变化,一是“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二是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三是,政策的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封关运作以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不再局限于企业自用,可以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动,免于补缴进口税收,这对于延伸岛内的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具有积极意义。
在中信证券看来,对于贸易端而言,有助于海南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岛内旅游产业链相关经营主体(景区、酒店、旅游零售商、出行服务商等)将长期受益。
此外,对于免税运营商而言,中信证券认为由于离岛免税政策对于进入“二线”无论是免税额度还是政策限制角度都更放开,离岛免税政策的继续实施将保持其竞争优势,更为明确的是,从商业本质的角度核心物业布局的领先优势、供应链资源和优质运营能力是底层支撑,率先完成商业布局的离岛免税运营商仍将保持在海南零售市场的优势地位。
不过,万联证券却认为,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影响呈现两面性。一方面,随着海南自贸港开放力度的加大,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各产业体系逐渐建设完善,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吸引力与影响力日渐提升,带来大量国内外客流量,为离岛免税提供新的客源;另一方面,由于“零关税”商品覆盖范围大幅提高,预计海南进口商品价格将整体有所下降削弱免税品价格优势,免税零售商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