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钊 陈红
5月7日,A股市场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表现强劲,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342.67点,上涨0.80%;深证成指报10104.13点,上涨0.22%;创业板指报1996.51点,上涨0.51%。金融、房地产等权重板块领涨,市场情绪显著回暖。
具体来看,Wind房地产行业分类107家上市公司中,有83家股价上涨。其中,三湘印象(000863.SZ)、天保基建(000965.SZ)、*ST荣控(000668.SZ)、*ST南置(002305.SZ)涨停,新华联(000620.SZ)、渝开发(000514.SZ)等多股涨幅居前,整个板块呈现出普涨格局。
消息面上,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5年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525%和3.075%。据悉,这是自2024年5月份之后再次对公积金贷款利率进行调整。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分析认为,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下调有多方面的影响。首先,直接降低购房成本,显著提升刚需及改善型购房者的入市意愿,进而优化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预期;其次,公积金贷款利率优势的强化,将提升住房消费市场活跃度;最后,政策调整体现了宏观调控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增强了行业发展的确定性,有利于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以100万元、30年期等额本息还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例,调整前月供4136元,总利息48.88万元;调整后月供降至4003元,总利息44.12万元,月供减少133元,30年总利息减少近5万元。这一政策红利将直接降低购房者的资金压力,对于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形成显著的刺激作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主要基于两大核心因素:其一,今年住房政策需进一步优化,而公积金政策存在较大调整空间;其二,当前公积金与商贷利差不显著,需与商业银行政策节奏保持同步。
展望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政策层面,预计各地会继续因城施策。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可能进一步优化限购、限贷政策,而部分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或将在土地供应、购房补贴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将持续释放。特别是改善性需求,在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有望成为市场的重要支撑。
在行业发展模式上,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詹军豪认为,房企将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质量,“好房子”的建设标准推动行业向精细化、品质化转型。绿色建筑、智慧家居等元素将更多融入住宅项目,提升居住的舒适度和科技感。同时,多元化发展也是趋势之一,越来越多的房企涉足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城市更新、文旅地产等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在城市更新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更新不仅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还能拉动投资、促进消费,为房地产行业带来新机遇;文旅地产则借助消费复苏的东风,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从住房金融体系长远发展来看,此次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调整不仅有助于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更是住房金融体系改革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探索的重要一环。”严跃进表示,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市场反馈,房地产市场走向及相关政策变化仍值得市场各方持续关注。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