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立平
4月28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宁夏区分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越来越多的宁夏企业利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获得了授信,授信企业和授信金额大幅增长的同时,一些未贷过款的信用“白户”企业也首次获得了贷款,宁夏推动企业利用资金流信用信息融资成效初显。
据介绍,为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价值,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好获得融资服务,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并于2024年10月份上线试运行。目前,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31家金融机构参与试运行工作。
人民银行宁夏区分行征信管理处处长梁非哲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推广应用5个月以来,人民银行宁夏区分行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推动金融机构依托资金流信用信息服务于企业融资。截至目前,辖区全国性金融机构已向200余户企业授信近7亿元,其中25户企业通过资金流信息增信首次获得贷款,2025年3月份,授信企业和授信金额环比分别增长2.69倍、5.64倍,显示出通过资金流信用信息获得融资服务的新模式正逐步获得中小微企业的认可。
资料显示,资金流信用信息是中小微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优质的信用信息,突出表现在:一是资金流信用信息能够反映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收支状况、偿债能力、履约行为等,可以直接衡量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信用声誉和信用能力;二是资金流信用信息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信息,通过最近三年的资金流信用信息,能够有效反映一个中小微企业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资金流信息平台可联通全国所有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所有中小微企业均有自己的资金流信用信息。
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晓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微企业在向银行机构融资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往往是缺乏抵押物,而人民银行建立资金流信息平台,推动中小微企业利用资金流信用信息进行贷款,在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新渠道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以法人身份融资,从而降低对中小微企业主的压力,这或许是“资金流信息平台”得到较好推广,并能得到中小微企业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
梁非哲表示,推动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是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抓手之一,下一步,人民银行宁夏区分行将加快推进辖区主要地方法人银行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逐步实现辖区银行机构全覆盖,同时推动辖区全国性银行机构持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为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