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储能行业洗牌加剧 宁德时代发布储能智能管理平台推动行业生态共建

2025-04-11 21:32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婷 李如是

    4月10日,宁德时代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ESIE 2025)上发布智慧储能管理平台“天恒·智储”,以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应对行业深度洗牌。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储能行业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更凸显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标准输出和产业链协同重构行业格局的战略意图。

    在政策引领和市场效益的双重驱动下,储能行业正经历“去伪存真”的深度洗牌,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

    “智造”升级破解行业痛点

    根据ESIE 2025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数据,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再创新高,新增43.7吉瓦,已实现连续3年保持全球新型储能项目新增装机第一。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储能项目盲目扩张将导致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部分低效储能项目因质量不达标沦为“花瓶工程”,使用三五年即被迫退役;另一方面,2025年国家取消强制配储政策后,市场化竞争加剧,中小厂商陷入“以价换量”困境,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指出:“行业亟须从‘装机量竞赛’转向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未来竞争将聚焦技术密度与服务深度。”

    在此背景下,宁德时代智慧储能管理平台直接“亮相”。江苏谷峰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储能专家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智慧储能管理平台的加入,让公司的产品线自然形成了闭环,从仅仅只是制造储能电池,到可以系统性进行储能电池管理,二者之间匹配度的问题不复存在。”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研究员何卓新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宁德时代发布天恒·智储平台意义重大,有助于解决储能行业痛点。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了储能电站管理和运维的效率问题,通过AI、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集成创新,形成了全套管理的标准化范式。还提升了储能运营的安全性,以AI优化的算法准确率≥99.99%,可以提前7天预警故障,这相当于为运维人员吃下了‘定心丸’。”

    领军企业牵头推进生态共建

    为尽快扭转储能行业无序低价竞争的局面,多家储能企业也认识到,需不断深化储能市场化、智能化进程,例如借助软硬件协同集成、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以及拓宽上下游协同区间等策略,深度挖掘储能项目的盈利空间。

    何卓新表示:“从未来发展看,储能企业需要从‘单一储能产品制造’到‘能源生态融合’的转变,在市场化逐步替代强制配储的政策引导下,以装机量取胜的增量将逐渐减少,价值管理才是更好的出路。”

    宁德时代通过开放合作构建储能生态体系,推动行业从单点突破转向协同创新。2月25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据行家说储能统计,宁德时代对外投资及合资成立的储能相关公司共有67家,总投资额超465亿元。涉及储能设备、电池包/组、BMS、PCS、EPC、储能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

    正如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世界储能大会上所强调的,生态融合是储能行业实现可信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单纯的成本优势和制造红利或不复存在,储能产品的技术迭代也会不断加速,因此,储能企业需要从政策依赖转向市场内生,打造从研发、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全栈能力,获取更多智能服务红利。”何卓新表示。

    张翔表示:“先进技术的使用也让储能行业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整个产业链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