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立平
10月26日,银星能源发布2021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5亿元,同比增加3.5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加381.41%。净利润增加主要是报告期内新能源发电企业利用小时提高,营业收入增加,盈利增加所致。
此外,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银星能源正在通过收购资产的方式来发力新能源发电业务。
“双碳背景下本身就要求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增加,而今年的煤炭和天然气供应缺口以及飙涨的大宗商品价格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目前新能源产业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能都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低碳发展的需求。”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一方面国家在政策层面会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巨大的市场需求会持续吸引投资进入新能源产业,促进其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企业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立足主业发力新能源发电
银星能源主要从事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装备业务,其中新能源发电包括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截止到2021年6月末,建成投运风电装机容量140.68万千瓦,建成投运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6万千瓦。公司在宁夏区内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为4.88%,在宁夏地区处于行业第4位。
银星能源还提到,公司主营的新能源发电属于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政府批复电价,在风资源一定的情况下,生产经营相对稳定,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公司目前风电装机为早期建设风电场,占据较好的风资源和地理位置条件,随着国家和自治区老旧机组改造政策的不断明朗,公司通过开展老旧风机的技改和增容,安装低风速大功率的先进风机,能够大大提升公司风电装机规模和机组利用效率,提升公司新能源发电产业利润贡献率。
银星能源有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将立足主业以新能源发电为主营业务,近期及未来以解决和兑现大股东同业竞争承诺为主,逐步收购大股东风电及光伏电站。
新能源发电企业迎发展机遇
实际上,今年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相关配套政策也不断出台,新能源发电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意见指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目标是:到2025年要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25%左右,到2060年达到80%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也发文称,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低碳转型,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鼓励就地就近开发利用。
中邮证券认为,碳中和1+N政策首次明确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这将使得清洁能源板块的业绩能见度进一步扩大,光伏等板块估值将进一步提升。新一轮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地点首次锁定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可以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目前陕西、青海、内蒙古、吉林等省市率先公布一期项目开展情况。
“新能源发电企业,一方面在碳权交易中,其是卖方,其可以通过碳权交易扩大收入,另一方面,当前新能源发电成本在下降,发电效率在提升,新能源生产电力的成本正在下降到煤电以下,这将给新能源企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机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然新能源电力存在供电不稳定的问题,所以结合储能技术,结合数字化电网能源管理,优化电网消纳,这些可以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实现多元化。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