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浙商中拓2020年净利同比增超四成 2021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3%

2021-04-28 16:35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何文英

    本报记者 何文英

    4月27日晚,浙商中拓发布2020年年报以及2021年一季度报告。浙商中拓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89.77亿元,同比增长48.34%;利润总额8.22亿元,同比增长7.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86亿元,同比增长43.32%。浙商中拓2021年一季报业绩同样十分亮眼,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3.10亿元,同比增长133.36%;利润总额2.62亿元,同比增长7.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203.43%。每10股派现金红利3.00元(含税),现金分红比达36%,与投资者分享发展红利。

    年报显示,浙商中拓聚焦各类基建和制造业客户的供应链需求痛点,融合公司全国线下网络和电商平台,数字化协同整合社会仓储、运输及加工等资源,为生产资料供应链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产销衔接、库存管理、物流配送、加工配送、产业金融、套期保值等全链条集成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浙商中拓已连续11年荣登《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在2020《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排名第136位,位列2020年中国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排行榜前30强。

    强化供应链集成服务主业

    2020年,浙商中拓各类金属材料、矿石、煤炭、再生钢铁原料销量均大幅增长,全年实物量近6000万吨,同比增长52%。其中,配供配送业务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持续加大重点区域、重要客户的拓展力度,全年实现配送量超600万吨,同比增长45%;有色业务聚焦镍铬锰系合金业务,为核心客户提供全产业链集成服务,经营利润实现翻倍增长;能源化工、MRO等新品种和新业态多点开花,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经营业态和发展格局。

    同时,公司加大进口力度,国际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其中进口钢材实物量超160万吨,同比增长近30倍,经营区域已覆盖东盟、澳大利亚、印尼、韩国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

    据介绍,浙商中拓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成效初显,采取“主链夯实+子链拓展”模式,在新能源业务领域围绕产业链核心客户,集成公司各项供应链管理服务,以核心客户上下游供应链为主链,逐步拓展供应链子链产品,从而实现产业链全覆盖。目前已在光伏、锂电等新能源业务领域展开深入业务布局。报告期内新设新能源事业部,目前已在国内外为贵州电建、江西电建等客户提供包括光伏、储能、风电等新能源行业供应链集成服务。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再生资源行业迎新机遇。浙商中拓采取“基地+贸易”模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集收购、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再生资源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已在再生钢铁原料、再生不锈钢、再生铅等品种上开展布局。公司分别与天津天道集团、新天钢集团等钢厂及浙江德清县、江西上栗县政府合资成立再生资源子公司,目前每月再生钢铁原料销量已突破100万吨,江西中拓顺利进入工信部认可的《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

    全面激活内生活力

    报告期内,浙商中拓不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商务模式优化升级。在物流金融业务方面,浙商中拓专门成立物流金融(项目)部,以自身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与风控能力为基础,依托中拓信息科技公司“天网”和中拓物流科技公司“地网”,引入银行等金融机构,输出货物监管、价格盯市、市场渠道等服务,打造物流金融平台,为客户盘活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价值。

    截至年末,公司已与10余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达成合作协议,授信总额超60亿元,累计用信额度近10亿元。同时,浙商中拓发挥公司集成服务优势,推进工业服务综合体建设,为客户集中提供供应链管理、仓储运输、物流金融等多种类、集约化服务以满足客户多样性、个性化需求。目前山西晋南首个工业服务综合体已正式开业,冀东、无锡工业服务综合体正积极推进。

    为全面激活内生活力,浙商中拓也在持续健全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公司在浙江国有企业中率先实施期权激励计划,合计向激励对象授予4343万份股票期权,占总股本的6.44%。结合2015年管理团队参与定向增发以及公司实施的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次股票期权行权后,公司中高层人员持有股票数预计占公司总股本约10%;子公司管理团队持股层面,在四川中拓、中拓建邦矿业及中拓天道、中拓新天钢等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截至报告期末,浙商中拓已有10家控股子公司实现管理团队持股,进一步深化公司与管理团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编辑 李波)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