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南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3月21日上午,三峡集团位于武汉市蔡甸区、新洲区、东湖高新区的3个长江大保护项目已开工建设。
据介绍,此次集中开工的3个项目分别是蔡甸东部区域清水入江PPP项目、武汉市新洲区新城镇建设PPP项目、东湖高新区光谷生态大走廊项目,总投资达到75.9亿元。
上述3个项目不仅将是武汉市水环境质量获得根本改善的重要手段,也是三峡集团加大在湖北区域长江大保护事业投资倾斜力度的具体体现。
三峡集团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针对湖北区域长江大保护事业,集团将确保今年累计落地投资突破300亿元,计划新开工建设项目26个,其中在武汉市落地投资突破百亿元。而仅上述3个项目,在建设期便可提供各类就业岗位0.8万个。
年底长江大保护累计投资
将破千亿元大关
上述3个项目系武汉市除疫情期间没有停工的民生类项目(水电气等)外,第一批实现开工建设、稳投资、稳就业的重点项目。项目以城镇污水处理为切入点涵盖管网修复完善、雨污分流改造、湖泊综合治理和污水处理设施新建等内容。建成后将以实现辖区内的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为目标,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据了解,在去年落地投资589.4亿元的基础上,今年,三峡集团计划安排新增长江大保护落地投资558亿元,涉及项目195个以上。
到年底,三峡集团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将确保累计落地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预计超过1150亿元,涉及项目将达500个。
三峡集团坚持疫情防控
促进经济发展“两手抓”
在业界看来,三峡集团以城镇污水治理和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而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则是主线。
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下一步,三峡集团坚持疫情防控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两手抓”。
而三峡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王琳则表示,在改善城市水环境的同时,(三峡)将以规模化的投资拉动生态环保全产业链发展。
此外,据了解,三峡集团在前期向湖北省捐赠1.6亿元防疫物资和资金的基础上,拟再安排5亿元大保护专项资金捐助湖北省,重点是武汉市,主要用于疫情之后污水管网的消杀和水环境治理等。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