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阿里三四线城市用户暴增 张勇重申后年1万亿美元GMV不变

2018-05-06 14:42  来源:证券日报网 贺骏

    本报讯 5月4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8财年第四季度(2018年1月到3月)业绩和2018财年(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全年业绩。2018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502.66亿元,同比增长58%(在2015财年到2017财年的三年时间里,这一增速水平分别为45%,32.7%及56%);核心电商业务收入2140.2亿元,同比增长60%,均创下IPO以来的最高年度增幅。2018财年四季度(2018年1月到4月)中国零售平台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5.52亿,较上一季度末增长3700万,同样创下IPO以来的最高值。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上季度主要来自三线/四线城市和更多农村地区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净增3700万,年度活跃消费者是过去13个季度以来净增长最多的一次。同时,天猫继续在所有类别中实现强劲增长,并扩大其在B2C市场的领导地位,“保持天猫的市场领导地位和份额收益仍然是阿里巴巴的首要任务,我们将继续对业务进行再投资”。

    财报显示,由于服装及配饰类,快速消费品类同比增长加快,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强劲需求,天猫2018财年实物GMV增速达45%。

    张勇重申了阿里巴巴在2020财年达到1万亿美元的GMV目标,并表示,未来阿里巴巴将继续扩大一直在孵化的新零售业态,继续投资并进一步扩大在B2C市场的领先地位。

    阿里也在“买买买”

    综观2018财年阿里巴巴的投资布局,以新零售驱动的商业变革和持续大规模的技术投资占据重要位置。张勇以“又一个强劲的财年、里程碑式的进展”来定义过去这一财年阿里的业务生态,并表示:“正如我们从第一天开始所说的那样,我们为今天工作,为明天投资并孵化未来。”

    公开信息显示,2018财年,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全面落地实施,加大了对线下商业的投资及改造力度。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高鑫零售成为第一大股东,高鑫零售拥有大润发和欧尚两个零售品牌。阿里巴巴还对百货公司银泰进行增资。

    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阿里巴巴联合蚂蚁金服全资收购饿了么。

    2018财年,阿里巴巴对菜鸟网络增资53亿元,持有菜鸟股权达到51%。阿里方面还宣布,未来五年将继续投入1000亿元加快建设物流网络。

    全球化也是阿里巴巴的一大业务亮点。2018财年,阿里巴巴海外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4%,这得益于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和全球零售市场平台速卖通的强劲增长。阿里巴巴日前已承诺向Lazada增资20亿美元,以加速Lazada的增长。

    有分析指出,东南亚市场目前仍处于网上零售渗透的初期阶段,这项投资表达了阿里对Lazada未来业绩及东南亚市场增长前景的信心。

    此外,2018财年,受付费客户增长强劲、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带来的收入结构改善等因素影响,阿里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01%至133.90亿元。其中,第四季度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03%达43.85亿元,

    新零售成为“新名片”

    阿里巴巴在2018财年的收入增速连续颠覆市场预期,股价更飙升超过100%,主要原因来自于阿里巴巴在“2017新零售元年”的表现。数据显示,截至上财年结束,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在全国开出37家门店,覆盖全国9个主要城市,到4月底,盒马门店增加到46家。

    2018财年,新零售所促进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新业态,为阿里在业绩表现和业务增长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爆发式动能。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业态在商超新零售领域的探索,也为整个零售行业提供了创新样本。目前,盒马鲜生已在上海和北京开展24小时送货服务,并在持续扩大配送品类。

    张勇以盒马生鲜的标杆意义和迅速扩张为例指出,“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通过加强内部创新以及识别和投资机遇变化的机会,在新零售战略方面取得了出色进展。”其同时认为,在诸如对高鑫零售、居然之家、饿了么等新零售领域的持续投资,以及对传统零售业的升级改造,将带来巨大的长期高速增长潜力。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指出:“2018财年以一个令人自豪的季度划下了圆满的句点,集团全年收入增幅达到58%,核心电商收入增长60%,利润增长超过40%,年度自由现金流总计达158亿美元。展望2019财年,我们预计集团整体收入的增长将超越60%。”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阿里巴巴的持续强劲表现打破了“大体量定律”,他说:“尽管有大体量定律,我们依然获得了增量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电商市场中更大的份额。这为什么能实现?因为通过技术和消费者洞察,我们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产品放在了合适的消费者面前。”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