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明山
继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之后,近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促进细则和相关讨论加快落地,广东省出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文化使命”国际论坛又在中国澳门举办。
近日,全市场首只沪港深跨境ETF、首只跟踪湾创100指数的ETF——工银瑞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100ETF已正式获批,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分享大湾区发展红利的优质工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指数系列的核心旗舰指数,湾创100指数对大湾区市场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可作为投资大湾区的理想投资标的。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湾创100指数是由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单位赛迪研究院联合研发,指数根据对湾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综合考察上市公司的市值规模、行业代表性、行业覆盖面等因素,从沪、港、深三地精选出100家创新能力突出、走在中国经济前沿的优质企业作为指数样本股。样本股需满足沪港通或深港通标的资格、发行主体注册地或运营总部在粤港澳大湾区。
综合证券机构研究报告,相较于其他指数,湾创100指数具有创新能力突出、盈利能力出色、超额收益显著、估值水平合理、交易活跃等五大投资优势。
第一,侧重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行业占比高。长江证券研究显示,截至6月底,按照中信一级行业分类,湾创100成份股分布在22个行业中,权重最大的五大行业依次是计算机、非银行金融、银行、电子元器件和家电,以及集合港口、机场等重要枢纽行业,其中计算机和非银行金融的权重分别高达26.44%和18.45%。
第二,盈利能力出色,业绩成长稳定。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显示,截至2018年底,湾创100指数成份股ROE主要集中在5%-25%区间内,成份股平均ROE为15.14%,呈现出较好的盈利能力;71%的成份股维持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净利同比增速高于20%的成份股数量约占42%,业绩成长性较为稳定。
第三,指数长期绩效稳定,超额收益显著。根据Wind及长江证券研究所数据,2017年6月30日至2019年6月28日,湾创100指数累计收益率达到18.21%,同期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累计收益率分别为4.33%、14.93%,湾创100指数均显著跑赢两只主流宽基指数。
第四,估值水平合理,股息率较高,长期配置价值突出。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显示,湾创100指数PE(TTM)值为20.21,其成份股PE(TTM)主要集中在0-40倍范围内,PE(TTM)值在40倍以下的成份股数量占比达80%。其估值水平在同类型指数中处于较低水平,估值水平相对合理。
第五,市场容量大,交易活跃,流动性媲美宽基指数。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湾创100指数过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额为522.35亿元。在这100只成份股中,虽然日均成交额10亿以上的成份股数量占比9%,但权重占比达57.56%;而日均成交额在1亿元以下的股票数量虽然高达33只,但权重占比仅为7.37%。
另有长江证券研究结果显示,自湾创100指数4月9日发布至6月28日,其流动性指标为2.09,与沪深300较为接近,流动性优于上证50指数、恒生大型股指数、恒生小型股指数以及湾区综指。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