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正文

易方达基金“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之: 面对陌生电话推销贷款和非法网络贷款 金融消费者应该怎么办?

2019-03-16 02:25  来源:证券日报

    近年来,消费者接到的贷款推销电话越来越多,给生活与工作或多或少带来不便,而网络贷款也乱象丛生。随着“大学生月贷XX万元”的新闻报道日益频繁,人们也关注到贷款对象正逐步低龄化。

    针对目前触手可及的电话推销及颇具创意的网络贷款推销,易方达温馨提示金融消费者尤其是消费需求旺盛的年轻人在参与借贷前要逐一核对以下十条注意事项:

    (1)任何机构开展资金放贷业务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未经批准不得从事放贷业务。

    (2)中介机构或信息平台推荐的贷款业务,必须查清楚最终放贷机构名称及是否具备真实的放贷资质。

    (3)个人借贷前需要明确自身是否有需求及自身已有的负债水平,越过28/36警戒线后要谨慎行事。

    (4)正确计算综合借贷成本,仔细询问除利息外的其他各项费用。

    (5)不少银行业金融机构已有手机银行,并推出个人信用贷款业务,个人借贷前请至少对比两家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综合成本。

    (6)不存在免费或免息的贷款,莫因贪恋“小便宜”而掉入真正的套路和陷阱。

    (7)充分运用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例如“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的经营范围及经营异常情况。

    (8)充分运用我国金融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等)的官方网站查询受监管的机构名单,受监管意味着该机构必须满足一定的监管要求,但并不保证该机构会完全合规地开展业务。

    (9)金融消费者要坚决远离两类不具有金融从业资格的机构:一是在国内不受金融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二是自称在境外接受金融监管的机构。

    (10)金融专业性强,涉及各类风险的管理,普通金融消费者要正确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多咨询身边熟悉的专业人士,多学习相关金融知识,看不懂的业务不触碰,没有说清楚风险点或看不透风险的产品要远离。

    易方达基金再次提醒您,面对电话推销贷款和非法网络贷款要增强风险责任意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易方达基金是国内领先的综合型资产管理公司,坚持在诚信规范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为投资人的资产实现持续稳定的保值增值。截至2018年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2万亿元,公募基金累计分红达1150亿元。

    附:金融消费者维权热线

    中国银联:95516

    中国银监会:010-66277510

    中国证监会:12386

    中国保监会:12378

    中国人民银行:12363

    -CIS-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